資訊科技的普及與快速發展,帶給我們這個資訊社會,更多元化的生活形態與視野。原本僅是一個瀏覽器名詞的Google,卻因我們高頻率的使用習慣,成為網路搜尋的同義詞,甚至成為一個動詞(劉祥亞,2010),例如我們常用「Google資料」的說法,來取代上網找資料。而近來,社群網站的盛行,也改變了人們名詞與動詞間的轉換行為,「你今天LINE/Instagram了嗎?」像是每天的問候語,交錯於實體與社會的人際互動。在教室裡,聊不完的話題,回家在LINE上繼續;到餐廳吃飯、去旅遊,甚至看個牙醫,也要打卡、拍照與發限時動態,這些都是學生平日的生活,看似平常,但如果有天學生或家長問你(老師)有LINE嗎?你要怎麼回答?又或者,學生要求加入你的LINE或Instagram,你要不要同意?
美國密蘇里州曾於2011年8月首開「臉書法」,明令禁止師生藉由社群網站成為好友,以預防師生不當的接觸與傷害(黃文正,2011)。明文規定禁止師生使用社群網站,筆者認為可能有些太言重。事實上,師生、親子間是可以透過社群網站建立與維繫情感的,例如共同討論班遊、分享班遊的照片等,科技像是兩面刃,可以讓個體沉迷、成癮,甚至從事不當行為,但是確實也帶給我們正面的力量,例如解決問題、讓生活更加便利、親朋好友間聯絡感情等,端看使用者的態度與使用行為。然而,當有學生想和老師聊聊社群網站的話題,或是加入老師的帳號時,請不要馬上抑制學生的邀請,試著瞭解孩子的網路世界,並從中教育孩子正確的網路使用態度。
建立教師專屬網路帳號
以筆者自身經驗來說,社群網站是很開放又私密的空間,因為在這空間裡的好友來自四面八方,國小、中學、大學、同事的朋友充斥其中,在這個空間裡,你的角色是一般的「朋友」,是很輕鬆、自在、隨性的私生活,但不同階段的朋友所給予你的綽號、印象皆不同,你應該不會想讓學生也加入其中吧?因為你不知道學生會在什麼時候,看到朋友叫你小時候(甚至有些不雅)的綽號;朋友標籤你的照片(可能是素顏?)……因此,建議教師可以申請一個專屬的網路帳號,專門給學生及家長加好友的。你可能會疑惑,你願意開放自己的私生活領域給親愛的學生,有何不可?但是,請不要小看學生,現在的學生資訊素養能力不比你差,有時甚至更厲害,有心的學生可能會透過你email的帳號,找到你的網路相簿或是其他社群帳號(如Facebook、Instagram等),瞭解更多你私下的一面,更甚者,可能還有不當行為的產生。師生間的情誼,需要好好經營,但是也需要一道模糊界限的存在,以建立「師生」良好的互動與責任。
沒有監控感的優雅潛水
當你在社群網站上,看到學生半夜還在聊天、書寫過於情緒性的字眼,甚至上傳一些不雅的照片時,請避免當眾或以指責的口氣,立即給予回饋。「某某某,你給我把照片撤下」、「你怎麼可以去那種場合玩」、「這麼晚了還不睡覺,難怪白天上課會打瞌睡」,不要讓學生對於社群網站有「老師」這個角色感到厭煩。如果你平常就在潛水(不太更新個人動態,只是默默觀看學生的狀態),請優雅的潛水吧!如果你發現學生在網路上的行為,可能不是很適宜,請找合適的時間,例如班會、早自習,利用10分鐘的時間也好,給予學生「網路禮儀」、「網路法律」、「網路隱私」等課程,或是私下找學生聊聊,不要立即在網路上「當眾」給學生難堪。學生在社群網站上分享他們的生活,也在和你分享生活,尤其在青少年時期的學生,需要身邊的朋友給予認同感,你身處於他社群網站裡的一員,就是他的「朋友」,請給予他情感的支持,不要給學生監控感。
適當給予網路素養教育
學生的社群網站,是個很便利的觀察與溝通管道,你可以在上面觀察學生平日的作息,當學生放學後,家裡或是感情上有什麼問題發生時,你也能馬上掌握動態。相對地,網路和實體社會一樣,有許多面向需要注意,例如安全、隱私、禮儀、道德感等,當你發現學生上網頻率與時間有些超過,可在連絡簿上夾帶「上網時間紀錄表」,請學生試試紀錄上網時間,瞭解自己的網路使用情形;也可以找機會,教導學生如何設定社群網站的隱私,讓學生瞭解資訊安全的重要,不要輕易透露個人資料(像是家中電話、地址等)。網路是一個大眾文化,也是一個小眾文化,只要有電腦網路,人人都可以在上面發聲,展現自我,尤其現今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可隨時隨地上網,抒發自我。我們是學生社群網站的朋友,也是老師,應時時留意其網路世界,並適當給予網路素養的教育。
資訊科技持續的發展,資訊社會繼續擴增與多元,不僅是學生,身為教師的我們更需學習與努力,共同打造合禮合宜合法且「愉快」的網路(vs.實體)世界!
參考資料
劉祥亞(2010)。今天,你Google了嗎?臺北:好優文化。
黃文正(2011,8月3日)。美密蘇里州 禁老師與學生玩臉書。中國時報。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10803000375-260102?chd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