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您是由中小學網路素養與認知網而來,本內容已經移置新網址(https://eliteracy.edu.tw/),請更新您的瀏覽器書籤,謝謝。 關閉提示

拒當AI老師 台灣藝術家首次發聲


聯合報/A6版/文教
陳宛茜
2023年9月11日   人氣: 2303   開始朗讀

法律與著作權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生成式AI熱潮蓬勃發展,卻衍生許多藝術作品著作權爭議,因此藝術家黃柏勳日前就發表聲明,強調未經其書面許可,任何人工智慧系統、機器學習模型、數據集或相關技術,皆不得使用、複製、分析或用於學習他的作品,成為台灣首位「拒絕AI」的藝術家。

 

生成式AI熱潮方興未艾,幾秒鐘內即可生成複雜而逼真的圖像,但這些來自眾多藝術家被放上網的圖像「原型」,大多數未獲授權。不少國外的藝術家在網路上看到「風格類似」的AI作品,才驚覺作品成為AI「學習」素材,因而興訟,要求生成式AI系統須獲得使用作品許可、補償原創藝術家,且原創藝術家有選擇刪除數據的權利。

 

藝術家黃柏勳表示,他並未看到「類黃柏勳」的AI作品,但他一直關心AI議題,加上跟駭客朋友合作,驚覺台灣數位科技成熟,遲早會生成式AI繪圖系統的作品。

 

「我堅守保護創作者權益的原則,並希望確保我的作品不會被用於任何未經授權的學習、模仿或其他潛在侵犯版權的用途」。黃柏勳決定擬聲明,並且在臉書上發表,藉此提醒藝術家關注此一現象,也盼台灣的法律能做好準備,政府可提供相關法律諮詢和協助。

 

但策展人胡朝聖認為,藝術世界已進入「集體創作」年代,當今的藝術作品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創意、找到觀點,很難有真正的「原創」。

 

但胡朝聖強調,就像撰寫論文,引用別人的意見須註明出處,例如數年前美國藝術家傑夫·昆斯,在未告知下使用攝影師的照片進行創作,最後被判侵權須予賠償;AI生成系統必須有版權概念,科技界和藝術界必須釐清版權與遵守使用原則。

 

藝術家廖堉安則認為,在數位時代,藝術創作者要拒絕作品進入AI數據庫很難,與其對抗,不如努力發展「AI無法發展的風格」。但黃柏勳表示,他不是在意風格被AI引用,而是未被告知與取得同意下遭盜用;若使用者事先徵詢同意、雙方在使用用途、範圍上取得共識,他會同意「當AI的老師」,「因為我希望我的作品能陪伴更多人」。

 

相關文章

妨害電腦使用罪
妨害電腦使用罪

為因應網路日益普遍後所帶來的各種破壞電腦等犯罪問題,我國刑法於2004年6月25日新增刑法第三十六章妨害電腦使用罪,用以規範上述各種類型的網路犯罪。

網路色情犯罪事件相關法規
網路色情犯罪事件相關法規

常見的網路色情的犯罪事件,是以利用網路散播色情圖片為多數,例如利用電子郵件夾帶色情圖檔、架設色情網站提供各種色情圖片、利用電子相簿存放色情圖片或者利用討論區貼圖等。另外藉由網路的快速方便徵求網路援交或尋找性伴侶等情事,是可能觸犯我國刑法或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以下即針對透過網路散佈色情圖片及利用網路進行性交易或性仲介等兩類說明相關法律規定。

相關影片

貪小便宜的代價
貪小便宜的代價
生成式AI好方便?
生成式AI好方便?
智慧財產權-七年級
智慧財產權-七年級
我可以這樣做嗎?
我可以這樣做嗎?

返回法律與著作權新聞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