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您是由中小學網路素養與認知網而來,本內容已經移置新網址(https://eliteracy.edu.tw/),請更新您的瀏覽器書籤,謝謝。 關閉提示

高三生做App 報地震快過中央

聯合報/A3版/焦點
記者李成蔭╱新北報導
2024年4月24日   人氣: 2055   開始朗讀

網路識讀

四○三餘震近日接連不斷,國家警報卻屢被質疑速度太慢,一款「台灣地震速報」App因為通報地震比中央氣象署和國家警報還快而暴紅,下載數已高達卅二萬,更令外界驚訝的是,研發者不是大公司或是團隊,居然是還在就讀康橋國際學校高三生林子祐,有人笑稱他一人就贏過國家隊。但他謙稱未來希望能跟中央氣象署合作,讓App更完善。

 

林子祐說,在他小學時曾發生一次大地震,讓他印象深刻,後來有老師推薦一款App會提早預警,但不久卻被下架無法使用,當時覺得很可惜,國中後他接觸到很多應用程式後引發興趣,高中就著手設計。

 

「每次大地震常有人收不到國家級警報,」林子祐說,面對這種嚴重災害「寧願誤報也不要太保守」,因為晚一秒都可能造成更大傷害。他在網路上收集資料、整合大小震度的地震資訊,即使是比較小的地震,也能讓民眾能夠自己選擇地震通知的震度標準。

 

林子祐說,前年寒假投入開發,去年暑假上架,期間面臨準備升學考試壓力,近期參與國外大學升學考前一天還在維管。開發過程曾因課業壓力一度暫停,後來靠著興趣支撐走下去,App從四○三大地震前下載總量一萬左右,到近期一周內衝破卅二萬次,不只居蘋果App Store排行第一,甚至超越社群平台Threads。

 

除課業外,最大困難應該是他完全不會手機App程式語言。林子祐也透露程式暴紅後有「甜蜜負荷」,因為App用戶數愈多,伺服器讀取費用就愈高,從當初一個月僅需付七毛三分,四月飆漲到八千三百元,好在有父親支持;目前沒廣告收入,未來考慮開放贊助,讓程式持續運行。

 

林子祐謙虛說,外界認為高中生打敗中央氣象署,但其實國家級警報比較保守,民間反而靈活,彼此角色都重要,目前他也是透過民間網站讀取中央氣象署資料,未來希望可以跟氣象署合作,讓數據傳輸多快幾秒,使用地區也能更廣。

 

相關文章

辨識網路健康資訊,你可以怎麼做? -從COVID-19訊息疫情談起-
辨識網路健康資訊,你可以怎麼做? -從COVID-19訊息疫情談起-

隨著COVID-19疫情爆發,「資訊疫情」(infodemic)隨起流行,過量資訊如傳染般地擴散,其準確性卻有待商榷。誤導性的健康資訊與其他形式的不準確內容(例如:政治錯誤訊息)不同,因其傳播者通常會透過銷售產品或提供服務來獲取經濟利益。例如,許多TikTok網紅在沒有受過正規的醫學培訓下,向數百萬觀眾推廣口服避孕藥;在沒有科學依據的情況下,聲稱飲用以水稀釋的硼砂可治療癌症......

短影音對青少年的影響
短影音對青少年的影響

隨著科技的進步及網路的普及,各種影音平臺也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短影音(short video)形式的影音內容,最近更是受到青少年的喜愛。短影音顧名思義即是影片的時間非常的短,通常只有15秒到5分鐘的時間,表達一個概念或故事。短影音的崛起,除了反映行動裝置與高速行動網路的普及外,也反映出現代人生活型態的改變,像是在零碎的時間內(等人、等車、等餐,等上課,甚至是等泡麵),隨手可拿取手機或其他行動裝置來瀏覽短小訊息或收看短則影音。由於這些裝置幾乎都隨時處於待機的狀態,因此使用者連「等開機」的時間都不需

相關影片

氣噗噗大挑戰
氣噗噗大挑戰
如果短影音是…
如果短影音是…
另一個我
另一個我
有圖有真相?
有圖有真相?

返回網路識讀新聞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