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8日
人氣: 7941
開始朗讀
許多我們在網路上習以為常的行為,像是網路人肉搜索、社群網站上按讚,或甚至只是轉寄與轉貼的行為,都可能變成網路霸凌的幫手。以下歸納了 3 項網路霸凌的共犯行為:
- 人肉搜索可能傷及無辜
眾多的網路霸凌行為中也包括孩子們視為實踐正義的「人肉搜索」。雖然社會上確實有些不公不義的事件,例如車禍逃逸、虐待動物、欺凌弱小等,是透過人肉搜索找出肇事者,才得以伸張正義,但由於在網路上發表的文章內容不一定屬實,在人肉搜索的未審先判,以及當事人的個資隱私不斷的被挖掘曝光下,可能會傷及無辜。另一方面,如果整起事件和公共利益無關,還會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
- 對霸凌內容按讚如同共犯
許多孩子會在批評或欺凌別人的內容「按讚」,這樣可能會變成網路霸凌的共犯。雖然多數法界人士認為,按讚只是使用者的習慣,表示「看過了」不一定代表「認同」,所以這一類的提告最後大多沒有被起訴。但是對已經遭到霸凌而受傷的孩子來說,按讚人數的持續累積意味著事情不停的被傳播,甚至是認同這起霸凌的人數增加,因此會對孩子造成二度傷害。
- 受害者與旁觀者的沉默
儘管網路霸凌可能對孩子帶來嚴重影響,但因為沒有明顯的肢體受傷,且許多家長以為孩子在家上網沒有外出,就可以安心;而孩子多半因為害怕事情擴大,或擔心被處罰不能上網,於是選擇獨自面對;加上知情的同學可能因為事不關己,或害怕一起被欺負,大多數也是保持沉默。也因此,不論是學校老師或家長,往往在事態嚴重時,才知道孩子遭到網路霸凌。
教導孩子拒當網路霸凌的共犯
以下提供家長教導孩子拒絕成為網路霸凌共犯的建議:
- 學習不參與、不轉寄、不按讚
告訴孩子「不要」參加羞辱或孤立別人的線上惡意投票或社團;對於批評或欺凌別人的發文內容,不要按讚、回應或轉寄;若看到疑似不公義且請求網友人肉搜索的事件也不要加入,避免淪為網路霸凌的共犯。
- 向師長報告或網管部門檢舉
鼓勵孩子一旦發現同學遭到網路霸凌,要立即告訴老師或家長,或向網站管理部門檢舉,以發揮關懷與互助力量,杜絕網路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