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分享日常」與「維護隱私」一線之隔

人氣: 9714   開始朗讀

網路隱私

主題圖片: 「分享日常」與「維護隱私」一線之隔

1991 年,「超脫樂團」(Nirvana)在美國一夕爆紅,主打歌《Smells Like Teen Spirit》更是傳遍了大街小巷,幾乎人人都會哼上一句副歌,而專輯封面上,一個可愛嬰兒漂浮在水面的可愛模樣,更是擄獲了不少人的心。

然而,30 年後,當年的小嬰兒早已長大成人,卻揚言自己遭受兒童性剝削(child sexual exploitation),引發一陣討論。也讓人們開始停下來思考:究竟:秀小孩的代價,是不是比我們想像都來得大?

為小孩記錄成長?跟侵犯隱私只有一線之隔!

我們或許都很習慣在網路上看到新手家長們關於自家寶寶的各種分享,初為家長的人們,總是不想放過每一個時刻,而手機普遍的現代,上傳到社群平台更是常常成為大家紀錄的第一個選擇。

然而,洗澡時可愛的裸體模樣、跌倒時超級搞笑的瞬間、被捉弄時驚慌失措的表情,都可能讓孩子長大後感到尷尬、難堪,甚至是痛苦。有時候,經由社群平台傳播或是媒體報導,這些內容甚至可能被陌生人傳閱,其實會間接侵害孩子的隱私。

另一方面,未經當事人許可便上傳相關內容的行為,也可能忽略了孩子們本身的自主性,當家長們抱持著「反正都是我小孩沒差啦」的想法時,其實便是否定了他們對於此事的參與權。

最後、也是最可怕的隱患,便是這些內容被不肖人士流傳、利用,比如說轉傳至戀童癖的社團,或是重製成不雅內容等等。此外,有時影片中透漏過多敏感資訊,也可能讓有心人士得以了解,甚至掌握小孩的行蹤、冒用身分等等。

用 3 點建議,避免成為亂分享的家長!

那麼,究竟要如何在「分享日常」與「維護隱私」間取得平衡呢?相關專家們給出了以下 3 點建議:

  1. 詢問孩子意見:當孩子開始有意識時,po 照片前應該徵詢孩子的意見,如果孩子不願意被分享,就應該避免傳布相關內容
  2. 尷尬糗事不公開:敏感照片、搞笑糗照等等,雖然容易引起社群共鳴,卻也容易讓孩子感到不適,應當盡量避免
  3. 分享內容限親友:不論任何時候都應該避免公開孩子的資訊,應該要限定分享人群。

個人資料保護好,秀小孩才能安心!

遵守上述三個大原則,在秀小孩的同時,注意個人資料的保護,才能讓這件事成為一件真正「可愛」的事。

畢竟,任誰都不希望自家孩子長大成年後,卻被這些紀錄所困擾。現在的社會中,「分享」是很容易的事,但「正確分享」卻考驗了家長的功力。下次 po 孩子的照片、影片時,不妨問問自己,是不是有遵照 3 項建議的內容呢?

 

參考資料來源:

喜歡在臉書跟IG上曬小孩,有什麼不好嗎?小孩長大竟然可能告父母侵犯隱私權?|志祺七七(2020-11-20,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30年前封面裸嬰提告知名樂團 家長曬娃請三思(2021-09-01,陳詩妤/親子天下)

相關文章

誰正在看著你? 網路世代的個資與隱私
誰正在看著你? 網路世代的個資與隱私

現今的世界有著各式的網路服務、社群平台、應用程式,人手一機的時代來臨,你在上網的時候是否曾想過: 誰正在看著你?誰可以看到你瀏覽過什麼網頁?點擊過什麼連結?為什麼你才剛搜尋完一個商品名稱,其他網頁就推播給你相關的廣告? 也許你覺得你的個人資料沒什麼,但你是否有想過這些資料可以用來做什麼?別人拿到你的個人資料會對你造成什麼影響?

社群網站上的隱私重要性
社群網站上的隱私重要性

現代人在社群網站上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也在社群網站上秀出自我,但是如果沒有妥善做好隱私方面的設定的話,這些公佈在社群網站上的資訊與內容,可能會成為跟蹤騷擾或網路霸凌的禍端。除此之外,即時通訊軟體幾乎都是親友間的聯絡,如果在即時通訊平台上進行詐騙,取信程度和成功率都更高,不可不小心。

 

相關影片

我的數位足跡
我的數位足跡
資料保護小叮嚀
資料保護小叮嚀
雲端硬碟,謹慎存取
雲端硬碟,謹慎存取
變身情人
變身情人

返回網路隱私文章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