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路失控︰情色勒索、網路霸凌、遊戲成癮無所不在!孩子的安全誰來顧?

書籍封面: 網路失控︰情色勒索、網路霸凌、遊戲成癮無所不在!孩子的安全誰來顧?

作者: 蘇珊‧麥可林 Susan McLean
出版社: 好優文化
出版日期: 2020年3月30日
開始朗讀   

譯者:張芷淳

書摘:eliteracy編譯中心

日期:2020-09-2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來,線上手機遊戲、社群軟體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這些在家長與孩子們之間盛行的APP,真的沒有任何危險嗎?本書作者認為網路充斥著危機,舉凡網路霸凌、遊戲成癮、甚至情色勒索皆來自於網際網路的使用,若想要降低問題發生率則需要從教育下手。本書作者藉由單元章節條列孩子必知的網路使用觀念、教養守則,教導家長如何將網路安全的風險降至最低。

一、網路是公共空間

  首先,作者提出一個觀念,那就是「網路是公共空間」。不論是建立帳號或是發送照片、傳送訊息,在網路上所有的行為全部都是公開的。無論原本發送訊息的人是否同意,每則線上通訊均可以被追蹤查詢,又或是再被重新發表利用,因此作者在書中提醒家長必須讓孩子知道網路是公共空間。

  由於網路是公共空間,因此在網路的公共空間裡尊重與責任的觀念也就相當重要。作者在書中概括出孩子必須謹記的網路禮儀守則:

(一)、文字無法確實傳達情緒,所以在網路空間裡要謹慎語氣

(二)、不要在過度疲勞、情緒化、沮喪、生氣等時候傳送訊息或郵件

(三)、想要獲得尊重,自己就要先尊重他人,發送訊息前記得檢查用詞是否禮貌

(四)、在網路上發表任何言論前都要三思而後行,發送訊息前必須試想看到的人會有什麼樣的心情?

  這些守則看似簡單,但實際要遵循卻很難。若多數網路科技使用者都能秉持著尊重與負責任的態度,不僅能避免網路淪為不當的發言場所,網路霸凌的情況也必定能減少。

二、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無論在網路上怎麼稱呼自己或是建立假帳號,在網路上永遠不可能匿名。過去大家經常認為刪除帳號、收回訊息,在網路上的資訊與足跡就會完全消失,但在資料技術日新月異的進步下,如今的資料專家已經能恢復所有的資料及訊息,因此作者在書中提及讓孩子知道在網路上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是很重要的觀念。一個人的數位足跡將建構一個人的線上名譽,對於年紀尚幼的孩子或不清楚線上名譽的孩童,本書建議家長應時時把關並且給予適時的陪伴。

三、切勿分享密碼

  雖然許多網站提供各種安全和保護設定,但也只是提供一個更安全的網路環境。作者在書中提及,世界上沒有完全安全的網站與應用程式,因此切勿分享自己的密碼避免讓自己的隱私暴露。其實不分享密碼是非常基本的觀念,但仍有許多孩子會跟自己的好朋友分享。作者在書中舉例,孩子不知道自己的朋友可能會將密碼再傳遞給他人,又或是被知道密碼的他人利用,因此須告誡孩子密碼絕對要保密。

四、防人之心不可無

  隱匿在螢幕背後假裝自己的身分非常容易,作者在書中提醒家長孩子不經意就會在網路遇上不懷好意的人。這些心懷不軌的人可能會利用變聲軟體又或是他人圖片假裝自己是孩子認識的人,使孩子上當受騙。因此,作者在書中提醒家長必須告訴孩子防人之心不可無。既無法防止他人犯罪,那就需要教導孩子應該自己保護自己,並且告誡孩子網路交友須謹慎。

小結

  雖然每位家長都希望能獲得一份安全守則模板,然而,每個家庭、孩子都迥異,世界上沒有任何的準則可以百分之百避免網路上的風險,只要家長保持開放且誠實的對話,關心自己孩子的問題在哪裡,即使無法盡善盡美,至少也可以將網路安全的風險降至最低。

 

返回書籍推薦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