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別讓脖子不開心

2020年9月24日   人氣: 9123   開始朗讀

 

 處在科技發達世代的我們,幾乎是不分年齡、人手一支3C產品。善用3C數位科技產品,讓我們在生活、學習或工作各方面獲得利益,反之,若使用方法不正確,或過度依賴3C產品,輕則造成金錢損失或生活上的不方便,重則甚至會使得身體健康受到不可逆的影響。以往我們較注意過度使用3C科技產品所產生的精神問題,例如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變差或現實與虛擬情境混淆等,這些問題在設法規範3C科技產品的使用,並改以其他活動取代,多半能恢復原本狀況。然而,以不適當姿勢使用手持裝置所造成的生理健康問題,往往是需要長期治療才能恢復,有些影響甚至是不可逆的。

 

一、長期姿勢不良可能帶來的生理問題

在生理的健康方面,長時間過度使用數位科技可能導致身體各部位的狀況。例如:眼睛的部分,長時間看螢幕可能會有乾眼症、近視、白內障及黃斑部病變等問題;肩頸、手腕的部分,長時間過度施力肌肉則有可能導致肩頸僵硬、腕隧道症候群的狀況;更甚者,脊椎的部分,長時間姿勢不良則有脊椎變彎、錯位、駝背、頸椎骨刺的可能。

因此,身為教育者或家長的我們,在教導孩子們善用數位科技的同時,更應重視數位康健的議題,實踐與培養良好的科技使用行為與習慣,如此方能在獲得資訊科技之利的同時,也能更健康、安全地使用科技。

 

二、教師如何教導、可以提供給家長的教育策略

1.重視康健的使用習慣與態度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議題融入說明手冊」的資訊教育議題清楚的指出,國小階段除了培養學生資訊科技使用能力外,亦需建立資訊社會公民應有的態度與責任,實質內涵資E11更明確指出「建立康健的數位使用習慣與態度」,另外國中及高中的科技領域,亦提及「能建立健康、合理與合法的資訊科技使用態度與習慣」。可見健康的資訊科技使用習慣是從小須養成的,甚至是在我們開始給予孩子使用3C前的必修課程。因此建議教師可以不時地機會教育學生良好的使用習慣,也可以透過親師通訊、親師座談會、校園刊物文宣等機會,對家長進行數位康健的相關宣導以及資源的提供。

 

2.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應具備的行為與習慣

2-1 使用桌機的建議

教師可以提醒學生或家長使用電腦時應有的正確姿勢與習慣,例如,頭部保持正中,眼睛與螢幕平行、肩膀放鬆、腰背部靠在椅背或靠枕。

圖片:正確的電腦姿勢擺脫肩頸痠痛的電腦人生

2-2 使用手持裝置的建議

此外,使用手機時,也應避免彎腰駝背、避免眼睛與手機的距離過近;使用平板電腦時,若是長時間維持低頭、曲脖或駝背等姿勢,也可能產生疲累、痠痛等生理方面的不適。因此,教師可建議學童或家長把平板電腦斜放在桌上使用,不但視線平行,手也能支撐在桌上,對人體負擔也比較小。正確的電腦姿勢是使用電腦的第一步,才能健康上網,避免肩頸痠痛。

 圖片:使用手機的正確姿勢建議圖片:使用平板時的錯誤姿勢圖片:觀賞平板時的正確姿勢建議

 

3.教師可以提供給家長的建議

教師除了可以提供上述的數位康健宣導外,可以提醒家長,應該以身作則做好榜樣,不要讓3C產品成為孩子的保姆;並提醒家長購置3C產品時,先給予孩子正確的知識與訂立規範,避免孩子從一開始就養成不當的上網習慣或過於依賴3C產品。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親職教育,如家長日、家長座談、或相關活動與家長宣導相關的網路知能,親師生能共同瞭解網路安全與資訊素養,更有助於建立完善且健全的數位康健環境。

教師是家長的教育夥伴、家長是孩子數位康健的第一守門員,親師攜手一起努力,為孩子的數位康健把關,可讓孩子在數位時代中,朝向數位康健的目標前進,能讓孩子在數位時代,健康上網,別讓脖子或身心不開心!


教材包下載(文章、教學影片、教學指引、學習單)(.rar 壓縮檔)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