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遊戲小玩家容易成為詐騙目標

   2021年2月24日 人氣: 8215   開始朗讀

網路遊戲

主題圖片: 遊戲小玩家容易成為詐騙目標

許多網路社群遊戲或Apps會設計為需要時間等待才能累積分數,例如廚房烹飪遊戲等。玩家會為了能夠更快速的進入下一個關卡,從玩家變成買家,寧可花錢購買可以縮短等待時間的虛擬金幣。也有些遊戲會設計為需要使用虛擬金幣或累積經驗值來購買道具,像是盔甲、武器、藥物等,而賺取虛擬貨幣也通常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練功打怪,因此出現了願意花真實鈔票購買虛擬金幣的玩家。

 

注意孩子買遊戲點數情形

請家長多留意家中小玩家的零用錢用途與流向,如果到便利商店購買遊戲點數,或直接在網路購買虛擬金幣時,家長需要瞭解這樣的警訊可能代表孩子花太多時間在玩線上遊戲,也應注意購買的虛擬金幣是否來自於官方或正式管道,以免落入詐騙集團的陷阱中。

 

常見的遊戲詐騙手法

網路詐騙之所以會成功,大多是利用玩家的貪心念頭,且詐騙高手也會藉著長時間在遊戲中的相處,或偽裝成小孩,來鬆懈小玩家的戒心。除了最常見的利用免費點數來詐騙小玩家外,其他的詐騙手法與影響可參考以下說明。

  1. 利用惡意程式偷取帳號與密碼
    駭客會利用誘餌吸引小玩家把惡意程式下載到自己的電腦中,並依此取得玩家線上遊戲的帳號與密碼,用來偷光其虛擬寶物。竊取的寶物可放到網站上拍賣,轉賣成虛擬貨幣或現金。駭客也可能會透過遊戲論壇、聊天室、簡訊、email、社群網站留言版等管道,傳遞帶有惡意程式的超連結,通常這些超連結會用文字加以包裝,吸引小玩家點選,例如:免費遊戲寶物、快速練功外掛程式、刪除遊戲帳號、遊戲修補或遊戲升級程式等。
     
  2. 以異於市場的價格騙取金錢或寶物
    惡意玩家會偽裝成賣家,主動向孩子們販售低於市價的寶物;或是偽裝成買家,以高價收購寶物並要求試用。一旦孩子們付了錢,或先將寶物送過去,不但收不到所購買的寶物,或出售寶物的金錢,這些惡意玩家甚至從此消失得無影無蹤。
     
  3. 利用山寨熱門遊戲Apps進行不法活動
    熱門的手機遊戲Apps也可能出現山寨版,尤其是從非官方管道所下載的,或打著某熱門遊戲續集免費下載的名號。當手機下載了這些暗藏惡意程式的山寨遊戲Apps後,可能導致手機中儲存的個人資料遭竊,進而被冒用來從事不法活動,例如:以被害人名義對外大量發送色情簡訊,或以電子郵件傳送詐騙訊息。此外,惡意程式也可能在用戶不知情下,自行發送簡訊或撥打付費電話,導致電話帳單金額莫名其妙暴增。

相關小知識

孩子的線上遊戲是迷你版社群網站
孩子的線上遊戲是迷你版社群網站

根據「白絲帶關懷協會」2016年針對臺灣青少兒所做的網路使用調查,在小三至大一的族群中,54.5%上網動機是玩線上遊戲,顯見線上遊戲受孩子們歡迎的程度。線上遊戲的種類除了以桌上型電腦為主的多人即時連線遊戲外,還包括社群網站上的社群遊戲,而近年來最夯的則是以智慧型手機為載具的社群類遊戲Apps。

孩子一直玩線上遊戲,我該怎麼辦?
孩子一直玩線上遊戲,我該怎麼辦?

孩子開始沉迷線上遊戲後,經常熬夜玩到半夜兩三點,精神與成績都大幅下降;有的家長會強硬要求孩子改善,也有孩子會強烈表達拒絕,並以離家等威脅抵抗。處理網路沉迷或成癮的問題,醫師建議,應先了解當事者的身心狀態。

引導孩子避開線上遊戲詐騙陷阱
引導孩子避開線上遊戲詐騙陷阱

因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多數家長為了防疫減少外出機會,選擇在家度過假期時光,為了打發時間,線上遊戲同時也成為孩子消磨時光的選擇。隨著電玩產業迅速蓬勃發展,駭客也開始覬覦遊戲商機背後的個資與利益,以下整理幾個近期線上遊戲必須留意的詐騙手法,供各位家長參考。

陪孩子玩線上遊戲聊「課金」
陪孩子玩線上遊戲聊「課金」

課金跟網路沉迷一樣,父母親與其極力阻止,不如深入瞭解孩子玩線上遊戲的狀況,並與他一同討論「課金」,不僅能增進與孩子之間的感情,還可以避免自己錢包莫名變瘦的危機。

 

相關影片

別讓手遊控制你的生活
別讓手遊控制你的生活
Good Game
Good Game
神奇隊友
神奇隊友
打怪的異想世界
打怪的異想世界

返回網路遊戲小知識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