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AI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讓人工智慧之父圖靈來告訴你!

   2021年9月17日 人氣: 15661   開始朗讀

網路識讀

主題圖片: AI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讓人工智慧之父圖靈來告訴你!

我們的生活中似乎到處都充滿著 AI,在廣告裡,AI 是萬能好幫手;在電影中,AI 是心機小惡魔,不過,到底什麼是「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呢?今天,就讓我們從人工智慧之父──艾倫·圖靈(Alan Turing)的故事,一起來了解來龍去脈!

話說這位圖靈呢,可真是個數學小天才,喜歡解決各種複雜的難題,還很熱愛思考困難的棋局。他曾經提出「圖靈機」的概念,啟發後人打造出第一部通用型計算機。

1950 年,圖靈發表了一篇文章〈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並在其中問出了關於人工智慧的關鍵問題:「電腦會不會思考?」

這可真是個大哉問,畢竟「思考」這件事十分複雜,於是乎,圖靈便想出了「圖靈測試」(Turing Test):透過文字問出一堆問題,來看看電腦對面的到底是人還是電腦,這個方法,能夠讓我們判斷現在的人工智慧到底來到了什麼樣的境界喔!

而隨著人工智慧不斷發展,有不少組織都宣稱自己的技術已經通過圖靈測試,另外也有些專家認為圖靈測試已經跟不上現代 AI 的腳步。

所以說,現在的人工智慧可以做到什麼事情呢?基本上已經是天上地下無所不包,除了專業型機器人能在太空、深海蒐集數據,AI 也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可以協助醫療診斷、推薦適合的影集、管理工廠生產,甚至是協助遛狗等等。

聽起來很讚對不對?不過,如此強大的工具,也能拿來做壞事,像是做出以假亂真的「深度偽造」(Deepfake)影片,或是寫出流暢的假新聞等等。不僅如此,AI 還能透過這些假訊息,進一步展開自動化的網路釣魚、網路詐騙,並利用非常高效的方式攻擊伺服器與手機。

面對厲害的科技,我們不用一味崇尚、也不用過於害怕,只要一起不斷學習、認真看待它們的發展,相信便能成為掌握科技的人,而不是被科技掌握喔!

 


參考資料:

三大類型服務型機器人 受歡迎( 2020-06-08,撰文者:葉芳瑜/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假新聞是真的?人工智慧將火上加油!(2019-10-02,陳洧農編譯/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計算機與人工智慧—圖靈的貢獻(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

「人工智能之父」艾倫·圖靈:英國50英鎊上的新面孔(2021-03-25更新,BBC News 中文)

涂林機到人工智慧,誰讓電腦強大?是數學!(2017-12-21,撰文者:歐柏昇/中央研究院 研之有物)

AI成資安新戰場 自動化工具反成威脅(2020-02-04,撰文者:張光宏/網管人)

亞馬遜 Alexa 首席科學家:圖靈測試對 AI 沒啥意義了( 2021-01-07,撰文者:品玩/科技新報)

對答如流的Google Duplex通過了「圖靈測試」嗎?(2018-05-14,撰文者:Kayue/關鍵評論網)

相關小知識

我想當網紅!入行前,這些事情你應該知道
我想當網紅!入行前,這些事情你應該知道

「XX網紅開箱上億豪宅」、「OO網紅月入突破百萬」,我們常常在新聞上看到的「網紅」,究竟什麼是網紅?網紅可以變成一種職業選擇嗎?

「數位素養」知多少?家長們為孩子們把關網路「不當內容」必讀!
「數位素養」知多少?家長們為孩子們把關網路「不當內容」必讀!

什麼是數位素養(Digital Literacy)?根據「教育部提升國民素養專案辦公室」於2013年的定義為,「著重於個人能適切並有效地運用數位科技於學習、工作與生活的能力與態度。其目標為掌握數位工作能力,能佔用數位工具搜集、評估、應用資訊以研究、解決問題,能熟悉數位科技概念與技能,能進行數位設計與創作,並具備數位公民涵養」的能力。

照片型社群軟體很可怕?家長免驚,安全4步驟引導孩子上網!
照片型社群軟體很可怕?家長免驚,安全4步驟引導孩子上網!

照片型社群軟體(如Flickr、Instagram)是一個以視覺呈現的社群平臺,吸引許多人分享自己的生活:美美的自拍、好吃的美食,然而,這些看似光鮮亮麗的經營,卻可能潛藏著負面影響。身為家長可能會因此感到擔憂,卻又感覺不夠熟悉照片型社群軟體的生態,該怎麼辦呢?兒福聯盟的調查中便發現,有 41% 的兒少認為父母的網路安全教育不實用。別擔心,就讓我們跟著兒福和 Instagram 合作推出的「Instagram 家長指南」一起 update 資訊吧!

訊息真真假假好難分?別怕,一起用 5 個步驟來破解它們吧!
訊息真真假假好難分?別怕,一起用 5 個步驟來破解它們吧!

根據《Verizon Media看見數位行銷力》的市調解析,2020下半年臺灣有將近九成的人擁有智慧型手機,上網率也高達 83.6%。每一條訊息,其實都包含著很多元素,如果想要只看一眼就判斷真假,那可真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不過,只要將訊息拆解開來,一一檢查、破解,就能夠擊破假訊息喔!

 

相關影片

人工智慧的回答
人工智慧的回答
Deepfake真可怕?
Deepfake真可怕?
人工智慧的智慧
人工智慧的智慧
我的小幫手?
我的小幫手?

返回網路識讀小知識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