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群網站之蝴蝶效應

人氣: 8216   開始朗讀

禮儀規範

主題圖片: 社群網站之蝴蝶效應

善用社群網站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在美國曾發生一則感人的新聞,家境清寒的16歲少年布萊克,在大賣場的停車場主動向陌生人懷特提出願意幫忙搬運貨物以換取食物果腹,在懷特的追問下,才知道布萊克與殘障的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家中經濟困頓,但布萊克不僅在校成績相當優秀,也會利用課餘時間四處打工,希望能換取溫飽,善心的懷特不只買了許多日用品給布萊克,更將他的故事公布在募資網站,希望藉由網友的愛心捐款,能幫助布萊克購買一臺除草機,讓他可以透過幫人除草的方式賺取收入,自力更生。這件事很快的在募資網站上發酵,短短的12天內就募集超過22萬美金的捐款,使得布萊克的生活得以改善。

布萊克的故事讓我們感受到社群網站的強大力量,原本只是懷特的一項無心之舉,藉由網路的全球性與立即性,以及社群網站拋磚引玉的效果,從此改變了布萊克的人生,而布萊克在接受眾多熱心網友的幫助後,也立志將來要幫助別人,將這份正面的力量繼續擴散出去,這正是「社群網站正向用」的最佳案例!

 

使用者的態度決定了社群網站所呈現的面貌

在臺灣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許多善用社群網站的新聞案例,像是發生天災人禍時,網友們自主發起救災行動、號召網友幫助弱勢團體、或是警察透過社群網站幫助走失的老人、小孩或是毛小孩順利回家等等,但我們不時也會看到誤用社群網站的例子,例如:散布網路謠言、進行人肉搜索、發起網路霸凌等等,情節嚴重時,換來的代價甚至是生命的消逝,不禁讓人感嘆原來社群網站也有如此殘酷的一面。

然而,不管是善良的一面或是殘酷的一面,社群網站所呈現出來的面貌終究取決於使用者的態度,今日你在社群網站上的一言一行會在未來引發怎樣的「蝴蝶效應」當下無人能知,但至少我們可以時時提醒自己,善用社群網站傳遞正面的力量,才能讓整個社會更加和諧。

 

註:「蝴蝶效應」意指一件表面上看來毫無關係、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使結果產生巨大的差異。

相關文章

孩子螢幕裡的世界:觸控螢幕世代(The Touch-Screen Generation)的數位素養議題
孩子螢幕裡的世界:觸控螢幕世代(The Touch-Screen Generation)的數位素養議題

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帶給我們多元的資訊與便利的溝通管道,也帶給孩子多元的生活與學習型態。國外學者Prensky 2001年提出「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一詞,就是在說明這些出生於1980年後(資訊時代)的年輕族群,他們從小與各種資訊科技一起成長,習慣也熟悉各式科技的使用。而養育數位原住民的父母或教育人員,則稱作「數位移民」(digital immigrant),他們可能長大後,或是因為工作,才會接觸到科技 (Prensky, 2001)。因此,數位原住民與數位移民這二個族群在

網路禮儀規範
網路禮儀規範

二十世紀末網際網路興起,改變了人類的溝通與傳播方式。它的特色及便利性為生活帶來諸多好處,卻也產生前所未有的衝擊與挑戰。但,歸根究柢,它不過是一種工具,造成這些正面或負面影響的是敲鍵盤、點擊滑鼠的使用者。為了不讓自己成為「高科技野蠻人」,在踏上資訊高速公路、猛敲鍵盤之際,實有停下來檢視自己的網路素養及網路禮儀之必要。培養適當的網路使用習慣,並善用網路的優點,避免或降低其帶來的負面衝擊。

 

相關影片

誰可以幫忙解釋一下?
誰可以幫忙解釋一下?
有那麼嚴重嗎?
有那麼嚴重嗎?
馬上紅王國
馬上紅王國
【微電影:70分女孩】<br>ep1:我想成為100分的老師
【微電影:70分女孩】
ep1:我想成為100分的老師

返回禮儀規範文章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