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路禮儀基本原則

人氣: 13702   開始朗讀

禮儀規範

主題圖片: 網路禮儀基本原則

網路和實體世界一樣,所有的行為也有禮儀與原則可遵循,只有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網路世界方能以有秩序的方式運作,以下整理了網路公民的基本網路禮儀原則:

  1. 網路如同真世界,友善發言且尊重
    即便在部分的網路服務平臺可匿名發表,但這不代表可以隨心所欲使用漫罵、嘲諷或污辱的字詞來抒發情緒。即使與他人立場不同,也應當以寬容與尊重的態度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此外也要注意,不雅的網路發言也有觸犯「公然侮辱罪」的可能。
     
  2. 信件主題要明確,最後記得加簽名
    撰寫電子郵件時,應注意信件標題以簡單扼要為原則,讓收信者看到標題時即可預期信件內容。再者,信件的結尾也要記得署名。遵守此兩項原則,可以節省收信者整理歸納時間,也清楚信件之目的。
     
  3. 檔案容量要注意,垃圾信件不要寄
    平常在寄出電子郵件之前,應先檢視附夾檔案容量的大小,以免造成別人收信的困擾。此外,當收到轉寄垃圾信件時,也應該立刻刪除,因為這些垃圾信件可能夾帶著病毒,若是不小心轉寄出去,會造成他人的電腦也中毒喔!
     
  4. 遵守網站的規章,安心瀏覽更無礙
    許多網站都有自己所訂立的規章,這些規章訂定之目的在於維持網站服務的秩序,而大部分的規章中也訂有禁止張貼裸露、色情、暴力等法律所禁止公開傳播的內容。遵守網站規章才能讓每一位使用者更安心的瀏覽網站。
     
  5. 發言要先做功課,重複提問耗資源 
    在網路論壇提問前,建議先在論壇中搜尋是否已經有類似的提問?是否該問題已有網友回答?若是,應該仔細閱讀並消化這些回答的內容,再針對不懂的地方再次提問。如此才不會讓網友一 直回答同樣的問題,浪費網路資源。

相關文章

孩子螢幕裡的世界:觸控螢幕世代(The Touch-Screen Generation)的數位素養議題
孩子螢幕裡的世界:觸控螢幕世代(The Touch-Screen Generation)的數位素養議題

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帶給我們多元的資訊與便利的溝通管道,也帶給孩子多元的生活與學習型態。國外學者Prensky 2001年提出「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一詞,就是在說明這些出生於1980年後(資訊時代)的年輕族群,他們從小與各種資訊科技一起成長,習慣也熟悉各式科技的使用。而養育數位原住民的父母或教育人員,則稱作「數位移民」(digital immigrant),他們可能長大後,或是因為工作,才會接觸到科技 (Prensky, 2001)。因此,數位原住民與數位移民這二個族群在

網路禮儀規範
網路禮儀規範

二十世紀末網際網路興起,改變了人類的溝通與傳播方式。它的特色及便利性為生活帶來諸多好處,卻也產生前所未有的衝擊與挑戰。但,歸根究柢,它不過是一種工具,造成這些正面或負面影響的是敲鍵盤、點擊滑鼠的使用者。為了不讓自己成為「高科技野蠻人」,在踏上資訊高速公路、猛敲鍵盤之際,實有停下來檢視自己的網路素養及網路禮儀之必要。培養適當的網路使用習慣,並善用網路的優點,避免或降低其帶來的負面衝擊。

 

相關影片

誰可以幫忙解釋一下?
誰可以幫忙解釋一下?
有那麼嚴重嗎?
有那麼嚴重嗎?
馬上紅王國
馬上紅王國
【微電影:70分女孩】<br>ep1:我想成為100分的老師
【微電影:70分女孩】
ep1:我想成為100分的老師

返回禮儀規範文章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