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抄襲?引用?大不同?我要怎樣避免抄襲呢?

人氣: 12688   開始朗讀

法律與著作權

主題圖片: 抄襲?引用?大不同?我要怎樣避免抄襲呢?

想要完成老師出的作業,問 Google 大神就對了!但是,網路上看到別人的分析跟見解寫得很好,到底可以不可以寫進我的作業中?

當然可以囉!但要記得必須正確引用,不然容易引發抄襲的疑慮,不僅「偷」走了人家的心血,也會被老師或學校視為觸犯校規,除了處罰之外,更會賠上自己的名聲。

所以說,到底要怎麼「引用」?

知道了引用的重要後,我們要怎麼引用呢?其實,這就取決於我們期望呈現出的最終樣貌,在引用時,我們應該回歸自己的作品,去選擇最適合放進自己作品的方式,主要可以透過下列三種進行引用:

一、引述(Quotation):完全不修改他人的字句、直接採取原有的文字,並註明出處。

這適用於引用一句重要的訪問內容、結論等等,全文引述務必要確實逐字確認,並且不應引述過多。

二、摘寫(Summary):在不偏離原文的前提下,摘要其他研究的成果或濃縮主要重點,並註明出處。

原文可能寫得落落長,全部引述篇幅會太多,這時就可以採用摘寫的方式。

三、改寫(Paraphrase):也就是「換句話說」,以自己的觀點詮釋別人的研究成果或推論的重點,並註明原文出處。

這是最有自己風格的方式,是經由自身咀嚼後再產出的內容。

 

註明出處最重要!詳細標示不可少

你發現了嗎?無論是哪一種方式,「註明出處」都是一定不可以少掉的步驟,正確引用文獻,除了能向原作者表達感謝,也可以表示自己的誠實與負責,同時避免抄襲指控、增加自己內容的可信度。

如果不太確定各種資源要怎樣標示比較好,可以參考 APAMLA 等等手冊上面列出的參考格式,就比較不容易出錯喔!

著作權是資訊安全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唯有正確引用、不侵犯他人的著作權,才是重視資訊安全的好表現喔!

 

 

參考資料來源:

認識學術引用格式與搜尋參考文獻(2019-12-19,臺大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黃瀅芳)

相關文章

妨害電腦使用罪
妨害電腦使用罪

為因應網路日益普遍後所帶來的各種破壞電腦等犯罪問題,我國刑法於2004年6月25日新增刑法第三十六章妨害電腦使用罪,用以規範上述各種類型的網路犯罪。

網際網路相關法規及條文
網際網路相關法規及條文

利用網路散佈妨害他人名譽之言論。依據我國刑法規定,故意以文字、言語或圖畫方式,將毀損他人名譽之事散布於眾,即可能觸犯第二十七章所規範之妨害名譽及信用罪。換言之,參與網路世界各種活動的網友們,看不見對方的長相,只有代號而不知道真實姓名,但是網路世界仍屬公眾場所,張貼在留言板或討論區的言論,無論是以文字或圖畫呈現,該言論仍可被不特定的網友閱讀,因此,仍適用現實社會中的法律。

 

相關影片

貪小便宜的代價
貪小便宜的代價
生成式AI好方便?
生成式AI好方便?
智慧財產權-七年級
智慧財產權-七年級
我可以這樣做嗎?
我可以這樣做嗎?

返回法律與著作權文章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