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教孩子當聰明玩家

   2020年5月8日 人氣: 4356   開始朗讀

網路遊戲

主題圖片: 教孩子當聰明玩家

下列建議可協助家長讓孩子在享受遊戲帶來樂趣的同時,免於遭受威脅與風險,讓自己升級成為聰明的線上遊戲玩家。

 

1.  和孩子一起玩遊戲

和孩子一起玩,或單純的陪在旁邊看孩子玩,家長可藉此了解遊戲內容,並推測孩子可能會碰觸到的危險有哪些,也能增加親子之間的話題與互動。

 

2.  檢視孩子想玩的線上遊戲內涵

政府針對線上遊戲設有「遊戲軟體分級管理辦法」,將遊戲分為5個不同等級,家長可至經濟部「數位娛樂軟體分級查詢網」(另開新視窗)進一步了解法規內容,並查詢特定遊戲的級別,判斷該遊戲是否適合孩子。此外,多數的App市集平臺會提供其他玩家對Apps的評價,部分業者也會針對Apps進行分級。家長在為孩子下載Apps前可先參考這些評價。

 

3.  只讓孩子從官方網站下載遊戲

無論是PC、平板電腦或手機,若只從官方管道下載遊戲,將可降低下載到惡意程式的機會。

 

4.  教導孩子辨識惡意玩家

提醒孩子,當碰到玩家要免費提供遊戲點數/金幣、要求提供如身分證號碼、家裡電話等個人資料,或經常口出穢言,就要對該玩家有所警覺,盡量遠離或封鎖與該玩家的線上朋友關係。

 

5.  區別遊戲與社群網站的帳號

玩社群遊戲的孩子很容易把一起玩遊戲的陌生人加為朋友,這些陌生人也會因此分享了孩子在社群網站上所公開的照片、文字或影片等個人資訊。若孩子真的很想玩某個遊戲,建議另外設定一個玩遊戲專用的帳號,並提醒孩子在這個帳號只用暱稱,且要注意不揭露任何跟自己有關的資訊。

 

6.  不用真實金錢購買遊戲內的虛擬物品

除非孩子很有自制力,否則即使只是非常小的金額,也不建議為孩子刷卡購買遊戲內的虛擬寶物或金幣,因為這些虛擬商品多會提高孩子的遊戲體驗,有可能促發未來更多的消費,甚至讓孩子受到誘惑且淪為詐騙受害者。家長也可考慮關閉手機或平板電腦內建的Apps購買功能,相關操作流程可參考手機或平板電腦所附的操作手冊。

 

7.  設定優質的遊戲帳號密碼

設定不容易被猜測到的密碼是保護遊戲帳號的基本措施。好的密碼建議至少為8個字元,且混雜著英文字母、數字或符號。另外,也應提醒孩子定期更新密碼,加強對自己帳號的保護。

相關小知識

遊戲小玩家容易成為詐騙目標
遊戲小玩家容易成為詐騙目標

許多網路社群遊戲或Apps玩家會為了能夠更快速的進入下一個關卡,從玩家變成買家,寧可花錢購買可以縮短等待時間的虛擬金幣。也有些遊戲會設計為需要使用虛擬金幣或累積經驗值來購買道具,因此出現了願意花真實鈔票購買虛擬金幣的玩家。請家長多留意家中小玩家的零用錢用途與流向,如果到便利商店購買遊戲點數,或直接在網路購買虛擬金幣時,家長需要瞭解這樣的警訊可能代表孩子花太多時間在玩線上遊戲,也應注意購買的虛擬金幣是否來自於官方或正式管道,以免落入詐騙集團的陷阱中。

孩子的線上遊戲是迷你版社群網站
孩子的線上遊戲是迷你版社群網站

根據「白絲帶關懷協會」2016年針對臺灣青少兒所做的網路使用調查,在小三至大一的族群中,54.5%上網動機是玩線上遊戲,顯見線上遊戲受孩子們歡迎的程度。線上遊戲的種類除了以桌上型電腦為主的多人即時連線遊戲外,還包括社群網站上的社群遊戲,而近年來最夯的則是以智慧型手機為載具的社群類遊戲Apps。

孩子一直玩線上遊戲,我該怎麼辦?
孩子一直玩線上遊戲,我該怎麼辦?

孩子開始沉迷線上遊戲後,經常熬夜玩到半夜兩三點,精神與成績都大幅下降;有的家長會強硬要求孩子改善,也有孩子會強烈表達拒絕,並以離家等威脅抵抗。處理網路沉迷或成癮的問題,醫師建議,應先了解當事者的身心狀態。

引導孩子避開線上遊戲詐騙陷阱
引導孩子避開線上遊戲詐騙陷阱

因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多數家長為了防疫減少外出機會,選擇在家度過假期時光,為了打發時間,線上遊戲同時也成為孩子消磨時光的選擇。隨著電玩產業迅速蓬勃發展,駭客也開始覬覦遊戲商機背後的個資與利益,以下整理幾個近期線上遊戲必須留意的詐騙手法,供各位家長參考。

 

相關影片

別讓手遊控制你的生活
別讓手遊控制你的生活
Good Game
Good Game
神奇隊友
神奇隊友
打怪的異想世界
打怪的異想世界

返回網路遊戲小知識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