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玩線上社群遊戲可能遇上的差勁玩家

   2020年5月28日 人氣: 4052   開始朗讀

網路遊戲

主題圖片: 玩線上社群遊戲可能遇上的差勁玩家

網路小白以騷擾人為樂

有些玩家加入遊戲單純只是為了要騷擾他人,這些人被稱為「網路小白」,他們會在遊戲交談視窗中使用髒話辱罵、傳授作弊招數,或留下具攻擊性的文字。孩子們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可能就會遭受其他玩家的刻意騷擾,並有機會接觸到不適合他們年齡層的內容,或是受到網路霸凌。

 

社群遊戲邀請為擾人行為

社群網站上的幾款受歡迎的遊戲大多強調社群互動,玩家為了獲得額外寶物或晉級關卡,會依遊戲指示,送出遊戲邀請給其他的社群朋友。當朋友沒有回應時,若仍持續發送遊戲邀請,其實就已經構成擾人行為。

 

大量發送遊戲任務訊息也屬於騷擾行為

另外一種擾人的型態是遊戲過程中,不斷且大量的發送遊戲請求協助,或完成任務的訊息。以Facebook遊戲為例,通常這些大量訊息會將朋友的動態時報洗版,導致朋友難以閱讀正常的動態更新訊息。對於不玩遊戲的朋友而言,這些訊息就如同垃圾郵件一樣的擾人。

相關小知識

遊戲小玩家容易成為詐騙目標
遊戲小玩家容易成為詐騙目標

許多網路社群遊戲或Apps玩家會為了能夠更快速的進入下一個關卡,從玩家變成買家,寧可花錢購買可以縮短等待時間的虛擬金幣。也有些遊戲會設計為需要使用虛擬金幣或累積經驗值來購買道具,因此出現了願意花真實鈔票購買虛擬金幣的玩家。請家長多留意家中小玩家的零用錢用途與流向,如果到便利商店購買遊戲點數,或直接在網路購買虛擬金幣時,家長需要瞭解這樣的警訊可能代表孩子花太多時間在玩線上遊戲,也應注意購買的虛擬金幣是否來自於官方或正式管道,以免落入詐騙集團的陷阱中。

孩子的線上遊戲是迷你版社群網站
孩子的線上遊戲是迷你版社群網站

根據「白絲帶關懷協會」2016年針對臺灣青少兒所做的網路使用調查,在小三至大一的族群中,54.5%上網動機是玩線上遊戲,顯見線上遊戲受孩子們歡迎的程度。線上遊戲的種類除了以桌上型電腦為主的多人即時連線遊戲外,還包括社群網站上的社群遊戲,而近年來最夯的則是以智慧型手機為載具的社群類遊戲Apps。

孩子一直玩線上遊戲,我該怎麼辦?
孩子一直玩線上遊戲,我該怎麼辦?

孩子開始沉迷線上遊戲後,經常熬夜玩到半夜兩三點,精神與成績都大幅下降;有的家長會強硬要求孩子改善,也有孩子會強烈表達拒絕,並以離家等威脅抵抗。處理網路沉迷或成癮的問題,醫師建議,應先了解當事者的身心狀態。

引導孩子避開線上遊戲詐騙陷阱
引導孩子避開線上遊戲詐騙陷阱

因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多數家長為了防疫減少外出機會,選擇在家度過假期時光,為了打發時間,線上遊戲同時也成為孩子消磨時光的選擇。隨著電玩產業迅速蓬勃發展,駭客也開始覬覦遊戲商機背後的個資與利益,以下整理幾個近期線上遊戲必須留意的詐騙手法,供各位家長參考。

 

相關影片

別讓手遊控制你的生活
別讓手遊控制你的生活
Good Game
Good Game
神奇隊友
神奇隊友
打怪的異想世界
打怪的異想世界

返回網路遊戲小知識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