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路遊戲常見的詐騙手法

   2020年12月23日 人氣: 12726   開始朗讀

網路遊戲

主題圖片: 網路遊戲常見的詐騙手法

同學們有沒有玩過線上遊戲或手遊呢?各式各樣的遊戲不斷推陳出新,動作畫面也越來越精緻豐富,不少學生利用空閒時間玩遊戲來放鬆心情,也是不錯的休閒娛樂,不過網路遊戲與手遊的盛行連帶詐騙案件與手法也層出不窮,以下列出常見的網路遊戲詐騙手法,供大家參考。

  • 假交友真詐騙:在遊戲中假裝交朋友,花時間經營關係來取得你的信任,實則要套出你的個人資料,如遊戲帳號密碼,手機號碼,甚至是身分證字號等,然後再拿去盜買遊戲點數或其他違法的行為。
  • 利用遊戲寶物/裝備來詐騙:在社群網站和專門的遊戲交易平臺上賣裝備、寶物甚至是遊戲帳號,等到受害者匯錢過去就失去聯繫;或是偷天換日,換了實際價值低很多的裝備或寶物給你。

所以不要輕易對網路陌生人透露你的相關個人資料,也不要購買來路不明的東西,而且建議如果真的想要小額交易寶物的話,除了事先取得家長的同意之外,最好也請他們幫忙購買,以及保留相關的交易資料,讓自己有保障。

注意手機綁定付款功能

另外還要注意手機的綁定電信帳單、信用卡功能。手機完成設定後,在應用程式買東西只要按下同意或是指紋掃描完成就可以完成付款,費用會自動計算在電信帳單或信用卡中。雖然很方便,但就有新聞報導過有些孩子拿家長的手機玩遊戲不知道這個機制,家長收到帳單發現金額龐大的遊戲花費,才驚覺大事不妙。所以同學們在玩遊戲時也要睜大眼睛看清楚,別輕易按下購買的按鈕!同時也要提醒家長注意手機綁定付款的功能設定安全。

自己的等級自己練

網路上還是有許多遊戲交流區和網友分享的破關資訊,可以幫助你不靠花錢買裝備也能成功破關、打贏大魔王喔!同時也可以磨練自己蒐集與彙整資訊的能力,當你不用靠金錢買裝備就打贏大魔王,自己也會覺得很有成就感呢!

也要提醒同學們,就像電影有年齡分級制度,每個遊戲也有相應的年齡限制,玩不適合自己年紀的遊戲可能對身心產生負面的影響。除此之外,遊戲雖然很好玩,也要適度遊玩避免過度沉迷,當你發現玩遊戲占掉太多時間,或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作息,就要有所察覺了!畢竟遊戲只是虛擬世界,我們應該要更關心在現實生活中所相處的人事物。

相關小知識

遊戲小玩家容易成為詐騙目標
遊戲小玩家容易成為詐騙目標

許多網路社群遊戲或Apps玩家會為了能夠更快速的進入下一個關卡,從玩家變成買家,寧可花錢購買可以縮短等待時間的虛擬金幣。也有些遊戲會設計為需要使用虛擬金幣或累積經驗值來購買道具,因此出現了願意花真實鈔票購買虛擬金幣的玩家。請家長多留意家中小玩家的零用錢用途與流向,如果到便利商店購買遊戲點數,或直接在網路購買虛擬金幣時,家長需要瞭解這樣的警訊可能代表孩子花太多時間在玩線上遊戲,也應注意購買的虛擬金幣是否來自於官方或正式管道,以免落入詐騙集團的陷阱中。

孩子的線上遊戲是迷你版社群網站
孩子的線上遊戲是迷你版社群網站

根據「白絲帶關懷協會」2016年針對臺灣青少兒所做的網路使用調查,在小三至大一的族群中,54.5%上網動機是玩線上遊戲,顯見線上遊戲受孩子們歡迎的程度。線上遊戲的種類除了以桌上型電腦為主的多人即時連線遊戲外,還包括社群網站上的社群遊戲,而近年來最夯的則是以智慧型手機為載具的社群類遊戲Apps。

孩子一直玩線上遊戲,我該怎麼辦?
孩子一直玩線上遊戲,我該怎麼辦?

孩子開始沉迷線上遊戲後,經常熬夜玩到半夜兩三點,精神與成績都大幅下降;有的家長會強硬要求孩子改善,也有孩子會強烈表達拒絕,並以離家等威脅抵抗。處理網路沉迷或成癮的問題,醫師建議,應先了解當事者的身心狀態。

引導孩子避開線上遊戲詐騙陷阱
引導孩子避開線上遊戲詐騙陷阱

因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多數家長為了防疫減少外出機會,選擇在家度過假期時光,為了打發時間,線上遊戲同時也成為孩子消磨時光的選擇。隨著電玩產業迅速蓬勃發展,駭客也開始覬覦遊戲商機背後的個資與利益,以下整理幾個近期線上遊戲必須留意的詐騙手法,供各位家長參考。

 

相關影片

別讓手遊控制你的生活
別讓手遊控制你的生活
Good Game
Good Game
神奇隊友
神奇隊友
打怪的異想世界
打怪的異想世界

返回網路遊戲小知識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