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造謠北榮麻疹大流行 調查局逮1嫌

聯合報/A5版/話題
記者翁至成、張宏業、李青縈╱台北報導
2025年1月13日   人氣: 269   開始朗讀

網路識讀

國內爆發麻疹群聚事件,近日網路社群Threads傳出「台北榮總麻疹大流行,門診的N九五都戴上了」,北榮前天緊急闢謠「院內無麻疹病例」,調查局台北市調處昨搜索約談張貼文章的男子許雲程到案,詢後依傳染病防治法移送士林地檢署複訊,訊後以十萬交保,據傳染病防治法,散播傳染病流行疫情等不實謠言,最高可處三百萬以下罰金。

 

去年十二月,疾管署監測一名自越南入境的麻疹患者,入境六天被檢出麻疹陽性,立即匡列接觸者,因麻疹傳播速度快,匡列人數一度破三千人。疾管署密切監測麻疹疫情期間,網路一則「台北榮總麻疹大流行,門診的N九五都戴上了」訊息,讓國內對於麻疹疫情感到緊張,即使北榮立即闢謠,國人因擔心疫情延燒,紛紛搶打麻疹疫苗。

 

最高檢察署前天下令啟動調查,短短一天就抓到貼文者許雲程。據了解,許男從事醫療器材輔助工作,工作得時常至醫院拜訪,因為被醫院要求戴口罩感到麻煩與不滿,所以才發出假訊息洩憤;調查人員昨天前往許男北投公司與住處搜索時,許男不在家,經聯繫後才出面,專案小組扣押手機,確認是從手機發文,已透過管道將文章刪除。

 

疾管署昨更新國內最新麻疹疫情,越南境外移入個案,經接觸而引起的中部醫院群聚事件,昨再新增三名麻疹確診者,該群聚事件累計有十九人確診;疾管署署長莊人祥表示,此案會造成群聚事件,是因麻疹初期症狀不明顯,因此沒有馬上隔離導致疫情傳播,但強調國內麻疹疫情並沒有嚴重擴大,國人不需要過度緊張。

 

相關文章

認識Deepfake技術及其應用與風險
認識Deepfake技術及其應用與風險

俗稱「AI換臉」的Deepfake技術又稱為「深偽技術」,它是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與偽造(fake)的混成字,意指一類利用深度學習技術進行逼真的人像影像合成的技術。Deepfake技術之所以引起全世界如此重視的原因,在於它的相關軟體可以讓一般人輕鬆地取得,並且運作於一般的個人電腦或行動裝置上,因此各種相關的善意或惡意的應用方式層出不窮,迫使這個世界必須嚴肅看待Deepfake技術帶來的巨大衝擊。

辨識網路健康資訊,你可以怎麼做? -從COVID-19訊息疫情談起-
辨識網路健康資訊,你可以怎麼做? -從COVID-19訊息疫情談起-

隨著COVID-19疫情爆發,「資訊疫情」(infodemic)隨起流行,過量資訊如傳染般地擴散,其準確性卻有待商榷。誤導性的健康資訊與其他形式的不準確內容(例如:政治錯誤訊息)不同,因其傳播者通常會透過銷售產品或提供服務來獲取經濟利益。例如,許多TikTok網紅在沒有受過正規的醫學培訓下,向數百萬觀眾推廣口服避孕藥;在沒有科學依據的情況下,聲稱飲用以水稀釋的硼砂可治療癌症......

相關影片

去看奇珍異獸
去看奇珍異獸
有圖有真相?
有圖有真相?
我的飛炫阿嬤
我的飛炫阿嬤
為什麼大家都知道?
為什麼大家都知道?

返回網路識讀新聞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