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焦點新聞  

網路識讀
AI晶片強強結盟 布陣搶市
2025.10.07  鐘惠玲  聯合報/A8版/財經要聞 今年下半年晶片市場風起雲湧,如今超微又將迎來OpenAI這個當紅炸子雞的投資。在生成式AI與代理式AI興起之際,AI晶片與相關能力是戰略物資,業界先各自張羅組戰隊,上下游合縱連橫,看來正逐漸擺開陣勢要進一步搶市。

點此觀看

網路識讀
OpenAI採用超微GPU 減少依賴輝達
2025.10.07  陳苓  聯合報/A8版/財經要聞 超微六日宣布,將透過多年合約,提供AI晶片給OpenAI,每年可望帶來數百億美元營收,OpenAI並可獲認股權證,最多能添購超微百分之十股票。

點此觀看

網路識讀
教部修正高中AI指引 使用須揭露
2025.09.24  許維寧  聯合報/A7版/文教 隨著生成式AI使用範圍愈來愈廣,不少學生會利用生成式AI寫作業、找資料、製作圖片等,也有不少學校會教生成式AI的使用。為此,教育部針對高中課堂學生學習評量、學習歷程檔案,訂定「生成式人工智慧」注意事項,包括評量的形式、標註方式、提高思考培養等。

點此觀看

網路識讀
誤植作者 大學生濫用AI狀況多
2025.09.24  許維寧  聯合報/A7版/文教 隨著生成式AI使用愈來愈廣泛,抄襲爭議也隨之而來,不少大學近期已發生多起誤用AI事件,像是學生用AI製作參考文獻,引用某學者的文章,卻遭該學者指正「根本沒寫過這篇」,又或是AI將他人論文內容原封不動給使用者,學生不知情使用之下,卻沒引注。

點此觀看

網路識讀
酷課App使用率低 北市府:持續優化
2025.09.17  洪子凱  聯合報/B2版/北部要聞 北市110學年度推出酷課App,提供親師生用於教學、請假等,審計報告指出,部分功能使用率低,且教學用「課堂工具」,超過4成以上學校點閱次數低於10次以下,教育局表示,至今App下載次數已突破47萬,會持續精進優化。

點此觀看

網路識讀
自動翻譯的文化隱憂
2025.09.16  王薇瑄  經濟日報/A14版/經營管理 近期國際社群平台掀起一股「自動翻譯」浪潮。YouTube、Reddit、Instagram都推出將內容翻譯或自動配音成當地語言的服務。對使用者來說,點開跨國影片時,語言門檻似乎正在消失。乍看之下,這是「全球化」的福音,但這份科技紅利卻正消解「內容」最核心的文化底蘊。

點此觀看

網路識讀
數發部長專訪 林宜敬:盼改變軟體產業生態 任內將積極推主權AI、參與國際數位標準制定
2025.09.06  馬瑞璿  聯合報/A8版/財經要聞 數發部新任部長林宜敬九月一日上任,從業界來的他,最明白台灣軟體產業痛點,上任要務之一,就是「改善台灣軟體產業生態」;而從國家發展角度來看,數發部不但要為台灣建構「主權AI」,更要積極參與國際數位標準制定組織,讓台灣企業成為商業領域中的「First Mover」(先行者),走在全球數位經貿領域的最前端。

點此觀看

網路識讀
健康台灣委員會議 賴總統:善用AI 從疾病治療轉為預防
2025.09.05  蔡晉宇、廖靜清  聯合報/A5版/話題 賴清德總統昨天召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五次委員會議」,會中聚焦人工智慧(AI)如何協助醫療,賴總統表示,AI是新時代的倚天劍、屠龍刀,也是台灣持續引領未來科技走向的重要關鍵,智慧醫療是打造「健康台灣」的重要一環,衛福部應持續推動次世代數位醫療平台、落實家醫大平台,加速醫療體系的改革與發展。

點此觀看

網路識讀
讓AI指導新鮮人
2025.08.25  中央社  聯合報/R05版/好讀周報影響力 一名禮儀專家法蘭克斯(Melissa Franks)前幾個月也接到多通來自企業的電話,詢問她如何管理Z世代。她最常見的衝突是新進員工質疑上司指令、上司覺得自己被挑戰了。不過,法蘭克斯認為,應該將這種反應視為一種好奇心的展現,而不是反抗。

點此觀看

網路識讀
AI 危險聊友?研究顯示:無法辨識敏感情境 可能造成負面影響
2025.08.18  陳韻涵  聯合報/R10版/R11好讀周報V I P 非營利組織「打擊數位仇恨中心」(Center for Countering Digital Hate,簡稱CCDH)本月6日發布研究報告,揭露人工智慧(AI)聊天機器人ChatGPT對13歲美國青少年的潛在負面影響。該研究分析1200則AI回應,發現其中約半數涉及對青少年有害的驚悚內容。儘管ChatGPT會發出危險警告,但仍不避諱提供關於自殘、飲食失調及藥物濫用的資訊。

點此觀看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頁 最後一頁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