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交友
兒少遭性侵 易轉成加害者 男性受害占25% 恐有黑數
2025.03.01
記者林琮恩╱台北報導
聯合報/B1版/全台焦點
網路交友使對方身分難辨真假,衛福部統計性影像受害者不只女性,男性受害者約占三成,且兒少性侵案件中,每4位受害者就有1人是男性,占比達25%。
點此觀看
網路交友
打手遊遇狼 15歲少女遭性侵偷拍
2024.11.21
記者曾健祐╱台中報導
聯合報/A12版/綜合
台中陳姓鹹酥雞店老闆玩手遊認識十五歲國中少女,約回家三度硬上、兩度偷拍性交過程,因害怕東窗事發還刪除對方手機訊息,並恐嚇「要把妳抓回家鎖起來」;法院認定陳男侵害少女身心鉅大,近日依違反兒少性剝削條例等六罪重判七年十月徒刑。
點此觀看
網路交友
新北偵破愛情詐團 5人遭騙220萬
2024.11.19
記者王長鼎╱新北報導
聯合報/B1版/全台焦點
以陳姓男子為首的愛情詐騙集團,三年前招募高姓男子成立媒體及文創公司,以俊帥貌美年輕直播主與被害人聯繫,誘騙投資購買虛擬貨幣,或在直播平台抖內直播主詐騙,檢警調日前聯手在新北市查獲陳男及直播主共20名愛情騙子,目前查出至少有5人遭騙220餘萬元。
點此觀看
網路交友
愛情騙子 「雅虎男孩」 黑人變身白人
2024.11.01
經濟日報/A6版/陽光行動 AI社會新挑戰
記者王郁倫╱台北報導
AI詐騙形成一個龐大產業。奈及利亞詐騙犯子從過去網路郵件詐騙、交友詐騙,現在與時俱進,已經會用AI深偽技術行騙。他們用AI改變視訊通話中的容貌,營造愛情騙局,靠兩隻手機跟一台筆電,透過雅虎即時通訊聯繫受害者,因而命名。
點此觀看
網路交友
深偽誘網戀 港破跨國詐團逮27人
2024.10.15
香港特派員李春╱香港報導
聯合報/A12版/兩岸
香港電訊詐騙猖獗,其中又以「網上情緣」騙案花樣最多。香港本地「網上情緣」詐騙跨境集團被破獲,該集團成員高學歷、年輕化,還會利用人工智慧「深偽」技術,及招募大學生行騙。該集團行騙多國,獲利至少三點六億港元,約台幣十四點五億元。
點此觀看
網路交友
交友服務 消費糾紛逐年增
2024.10.04
記者劉明岩、陳秋雲╱連線報導
聯合報/B2版/中部要聞
「假交友、真推銷」糾紛案件層出不窮,彰化縣消費者服務中心去年受理17件,今年上半年12件,台中市從2018年51件、2023年增至136件,今年已有62件申訴,逐年增加。消保官建議消費者,注意業者評價及各項費用計收方式,更不宜簽本票。
點此觀看
網路交友
性侵案年增12% 數位性侵大增
2024.07.09
記者林琮恩╱台北報導
聯合報/A1版/要聞
衛福部保護司公布最新性侵害調查數據,去年性侵案件總數較前年成長逾一成,且兩造關係為網友者,近五年持續攀升,專家指出,藉通訊軟體以文字或視訊「網愛」已成現代人維持關係的方法之一,但卻也讓「數位性侵害」事件愈來愈多,部分數位性侵害事件,將網愛訊息以文字或影片方式外流,即使未實體接觸,但造成的傷害不亞於實體性侵害。
點此觀看
網路交友
交友拍照 專家:勇敢拒絕裸露
2024.06.26
記者翁唯真、余采瀅╱連線報導
聯合報/B2版/中部要聞
性影像暴力案件仍居高不下,專家表示,現在拍攝工具取得容易,而且大家對拍照習以為常,建議情侶可以平時就多溝通,對自己身體界線有所保護,對於陌生人交友軟體部分,則隨時保持警戒,避免慢慢信任對方就鬆懈。
點此觀看
網路交友
趁你寂寞 騙你個資又騙錢
2024.03.09
記者李奕昕、房荷庭╱台北報導
聯合報/A7版/橘世代
在焦慮時代裡,也誕生了許多因寂寞而產生的詐騙。刑事局統計假交友詐騙被害人數,二○二一年一八三一人、前年二○四四人、去年一七九八人,其中五十歲以上被害人,近三年各四五九、四九○、四○六人,占比逾二成。
點此觀看
網路交友
網路惡狼 話術洗腦 約獨處伸狼爪
2024.02.17
記者陳雨鑫╱台北報導
聯合報/A5版/話題
「要來我家玩貓嗎?」「可以單獨出來聊聊嗎?」網路交友性侵案件日漸增多,且初次見面就遭性侵的比率高,許多網友會透過「話術」,創造單獨相處的機會,增加性侵得逞機率。衛福部國健署盤點話術陷阱,盼民眾能提高警覺,同時也呼籲家有未成年子女的家長,需高度留意子女的生活與上網情況。
點此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