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焦點新聞  

網路交友
兒少遭性侵 易轉成加害者 男性受害占25% 恐有黑數
2025.03.01  記者林琮恩╱台北報導  聯合報/B1版/全台焦點 網路交友使對方身分難辨真假,衛福部統計性影像受害者不只女性,男性受害者約占三成,且兒少性侵案件中,每4位受害者就有1人是男性,占比達25%。

點此觀看

網路交友
打手遊遇狼 15歲少女遭性侵偷拍
2024.11.21  記者曾健祐╱台中報導  聯合報/A12版/綜合 台中陳姓鹹酥雞店老闆玩手遊認識十五歲國中少女,約回家三度硬上、兩度偷拍性交過程,因害怕東窗事發還刪除對方手機訊息,並恐嚇「要把妳抓回家鎖起來」;法院認定陳男侵害少女身心鉅大,近日依違反兒少性剝削條例等六罪重判七年十月徒刑。

點此觀看

網路交友
交友服務 消費糾紛逐年增
2024.10.04  記者劉明岩、陳秋雲╱連線報導  聯合報/B2版/中部要聞 「假交友、真推銷」糾紛案件層出不窮,彰化縣消費者服務中心去年受理17件,今年上半年12件,台中市從2018年51件、2023年增至136件,今年已有62件申訴,逐年增加。消保官建議消費者,注意業者評價及各項費用計收方式,更不宜簽本票。

點此觀看

網路交友
性侵案年增12% 數位性侵大增
2024.07.09  記者林琮恩╱台北報導  聯合報/A1版/要聞 衛福部保護司公布最新性侵害調查數據,去年性侵案件總數較前年成長逾一成,且兩造關係為網友者,近五年持續攀升,專家指出,藉通訊軟體以文字或視訊「網愛」已成現代人維持關係的方法之一,但卻也讓「數位性侵害」事件愈來愈多,部分數位性侵害事件,將網愛訊息以文字或影片方式外流,即使未實體接觸,但造成的傷害不亞於實體性侵害。

點此觀看

網路交友
交友拍照 專家:勇敢拒絕裸露
2024.06.26  記者翁唯真、余采瀅╱連線報導  聯合報/B2版/中部要聞 性影像暴力案件仍居高不下,專家表示,現在拍攝工具取得容易,而且大家對拍照習以為常,建議情侶可以平時就多溝通,對自己身體界線有所保護,對於陌生人交友軟體部分,則隨時保持警戒,避免慢慢信任對方就鬆懈。

點此觀看

網路交友
網路惡狼 話術洗腦 約獨處伸狼爪
2024.02.17  記者陳雨鑫╱台北報導  聯合報/A5版/話題 「要來我家玩貓嗎?」「可以單獨出來聊聊嗎?」網路交友性侵案件日漸增多,且初次見面就遭性侵的比率高,許多網友會透過「話術」,創造單獨相處的機會,增加性侵得逞機率。衛福部國健署盤點話術陷阱,盼民眾能提高警覺,同時也呼籲家有未成年子女的家長,需高度留意子女的生活與上網情況。

點此觀看

網路交友
網戀危機 夜店初見遭下藥 也有誘拍裸照
2024.02.17  記者廖炳棋╱台北報導  聯合報/A5版/話題 年僅十九歲的小美(化名)去年考上北部一間大學,高中時,她就熱中網路交友,上大學有更多時間,常與網友相約外出遊玩。先前認識網友小強(化名),對方得知她沒去過夜店,熱情相約,雖從未見面但小美想見識夜店因此答應,卻遭下藥性侵。警方指出,網友間即使未見面也潛藏風險,不少犯嫌誘騙未成年網愛拍裸照,再恐嚇取財。

點此觀看

網路交友
兒少日上網4.6小時 5成9被拗交往
2023.07.12  葉冠妤  聯合報/A6版/文教 兒盟調查發現,撇除做功課、視訊上課,兒少的網路使用時間平均每日四點六小時,一周高達卅二點二小時,相較二○二○年的廿七點二小時,增加五小時。且平均每五名兒少就有一名曾被詐騙,有三成九兒少認為「和一個陌生人在網路上聊得很愉快,就是朋友」,顯見兒少對陌生網友的戒心下降。

點此觀看

網路交友
網路剛認識 2女墜樓1不治
2023.07.03  翁至成  聯合報/A12版/社會 台北市忠孝東路前晚驚傳墜樓,二名年輕女子同時從十六樓頂墜落,一名十九歲女子傷重不治,另一名十七歲少女重傷送醫救回一命;警方查出二人都是新北人,在網路認識僅一個多月,少女昨清醒後說「我什麼都忘記了」,墜樓原因警方還在調查。

點此觀看

網路交友
幫派藉網路招募新血 警難鎖定
2023.03.22  記者陳宏睿╱台中報導  聯合報/A12版/社會 曾是跆拳道選手的竹聯幫成員林立騰,透過自己「黑道學霸」身分吸收體育系學生、在校生當打手。警方說,黑道吸收成員不像公司行號徵才,早年多鎖定逃學、蹺課少年拉攏,近年則多靠網路號召,很難防範。

點此觀看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頁 最後一頁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