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沉迷
《閱讀有議思》 為何會上癮
2025.06.23
黃蕙欣
聯合報/R13版/好讀周報閱讀力
對原始人來說,會讓他們快樂的不外乎就是生理滿足,但是為了獲得這些渴望的事物,我們祖先需要起身行動去得到它,要不是得走上幾十公里,就是得冒著生命危險和兇猛的野獸搏鬥。但是現代人無需如此,各位同學,你有沒有「癮」?你不妨試著舉例一下有哪些你能夠聯想到有關現代人的上癮種類?
點此觀看
網路沉迷
現代人大敵 3C帶來數位疲勞 眼睛和大腦一直在線
2025.06.15
翁唯真
聯合報/P04版/元氣周報封面Story
3C產品在現代生活中無孔不入,上班看電腦、下班滑手機、看平板追劇、打線上遊戲,一整天下來,盯著螢幕的時間超乎想像,除了網路成癮可能對身心造成影響,最直接也最明顯的傷害是「眼睛疲勞」。天祥醫院眼科醫師戴元喆表示,長期盯螢幕會造成眼睛緊繃,可以適時點舒緩藥水緩解。
點此觀看
網路沉迷
戒斷多巴胺成癮 4策略重拾掌控權
2025.06.09
歐品熏
聯合報/D4版/健康
從每天必喝的咖啡、滑不停的手機,到無法控制的網購衝動,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習慣,有時已經悄然發展成「成癮行為」。成癮不只是對某個行為或物質的過度依賴,它其實與大腦中的生化反應與神經機轉密切相關。
點此觀看
網路沉迷
AI陪聊夯 諮商界:恐致溝通障礙
2025.06.01
李青縈
聯合報/A6版/生活.文教
生成式AI與聊天機器人迅速崛起,近期有許多打著AI陪聊或類諮商的服務,讓民眾從中獲得陪伴,甚至認為可取代心理諮商。不過心理諮商界近期發現,AI陪聊讓民眾過於信任其訊息,反而在現實中出現溝通障礙,認為政府應介入。
點此觀看
網路沉迷
學生抗議手機管理 教育部將辦座談
2025.05.24
許維寧
聯合報/A6版/文教
教育部日前公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攜帶行動載具到校管理原則」草案,引發高中生不滿,學生在網路串聯,預計今上午赴教育部前靜坐抗議。教育部表示,將於六月一日舉辦座談會,邀學生一同對話,並將彙整意見與回饋評估可行性。
點此觀看
網路沉迷
中小學手機集中保管 9月實施
2025.05.15
李芯
聯合報/A6版/生活.文教
校園手機管理爭議不斷,教育部長鄭英耀昨表示,近期將公告校園行動載具使用原則的修正案,預計今年九月開學實施,原則上未來學生入校後手機就必須集中管理。對此,家長團體表示支持;不過學校端則認為,集中管理容易延伸出其他問題,所以會採取「簽切結書」的做法。
點此觀看
網路沉迷
孩子過早接觸網路 易憂鬱自傷
2025.05.03
林琮恩
聯合報/A6版/生活.文教
iWin網路內容防護中心公布最新統計,二○二一至二○二四年兒少首次使用網路或智慧型裝置年齡逐年下降,二○二四年僅七點一歲。專家指出,過早接觸三C,兒少在網路世界易與他人比較,增憂鬱、焦慮情緒,甚至演變為線下霸凌,恐增輕生、自傷事件發生率。
點此觀看
網路沉迷
電子奶嘴負面效應 去年16%兒虐 與3C有關
2025.05.03
林琮恩
聯合報/A6版/生活.文教
不少父母將三C產品當成「電子奶嘴」育兒,據衛福部統計數據分析發現,兒少過度使用三C已出現負面效應,去年兒少身體不當對待案件中,有多達一成六與兒少使用三C有關;兒少性剝削案件有八成六的被害人是在學生,剝削兒少以「網路」作為管道的案件多達七成。
點此觀看
網路沉迷
頻繁緊張看手機訊息 禁用就暴怒… 家長須適時規範 注意孩子異狀
2025.04.26
董俞佳、葉冠妤
聯合報/A5版/話題
數位工具已是生活不可或缺,3C教養也成為家長的親職難題。基隆市教育關懷協會前理事長高鈺淳建議,給孩子手機時,要有明確規範,當孩子因使用手機出現異狀時,不該視而不見;親職專家陳傑華表示,家長應避免孩子躲進房間用手機,盡量在公共空間使用。
點此觀看
網路沉迷
網癮銀髮族 多遭詐才確診
2025.04.09
陳雨鑫
聯合報/A6版/生活
網路成癮患者不分老少,健保署統計,一一○年因網路成癮就醫的六十歲以上民眾共廿二人,一一三年人數則為七十八人,年逾八十歲者竟有廿二人,而這些高齡患者處境可憐,多半被詐騙集團鎖定,財產盡失,子女發現後,陪同就醫,而被確診。
點此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