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交易
盜版教材50萬筆牟利 9人侵權40億
2025.09.24
林保光、張議晨
聯合報/B1版/全台焦點
網路盜版大學原文書、教材及試卷猖獗,刑事警察局在2波查緝行動,查獲9名補教業者、經銷商和網路賣家涉案。據警方統計,9人總侵權市值達40億元,依違反著作權法罪嫌移送法辦。
點此觀看
網路交易
詐團勾通訊行 騙到5億
2025.09.20
曾健祐
聯合報/A14版/社會
台中張姓男子經營通訊行竟和詐騙集團勾結,由張男收購高達四千個人頭門號再轉賣給詐團機房,用於假檢警、假投資及發送釣魚簡訊詐騙,估計全台至少二百五十人受害,遭騙詐金額破五億元。
點此觀看
網路交易
電商京東 擬收購英日用品零售商
2025.09.15
黃雅慧
聯合報/B1版/兩岸.台商
中國大陸電商巨頭京東近期在歐洲市場持續地尋求併購機會,英國第2大連鎖超市集團森寶利(J Sainsbury plc)13日發布公告,確認正在就出售子公司Argos的潛在事宜,與京東進行討論。
點此觀看
網路交易
看懂虛擬幣定位 穩定幣、比特幣大不同
2025.09.07
藍鈞達
聯合報/A7版/財經要聞
隨著加密貨幣市場逐漸成熟,各式各樣的虛擬幣讓人眼花撩亂,但以功用來說,有的用來儲值,有的適合投資,也有的設計為日常支付工具。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個主角:穩定幣、比特幣與以太坊,正好展示不同的角色定位。
點此觀看
網路交易
淘寶網購20包棉花棒 警找上門
2025.08.24
林琮恩
聯合報/A8版/生活
一名陳姓女子在淘寶網購,以新台幣四八○元購買廿包棉花棒,被認定是不得在網路上販售的醫療器材,於海關銷毀,警方卻在二年後上門逮捕她,稱若不配合將通緝,引發討論。衛福部食藥署指出,醫用棉花棒民眾可購買自用數量需在二百支內,每半年一次為限,若逾此標準,須專案申請,違法輸入且意圖販賣者,恐被移送檢調調查。
點此觀看
網路交易
網購加熱菸氾濫 民團批查緝不力
2025.08.19
廖靜清
聯合報/A10版/生活.文教
加熱菸、電子煙仍均屬違法菸品,但台灣拒菸聯盟發現,網路社群充斥違法廣告,公然販售加熱菸及其載具,輸入關鍵字,竟跑出廿多個專賣網站,訂購後三天內即可在超商取貨。國健署警告,於網路銷售菸品,菸商最高重罰二五〇〇萬,個人最高罰五十五萬。
點此觀看
網路交易
8年翻3倍 兒少遭詐 手遊風險大
2025.08.18
李芯
聯合報/A14版/社會
據統計,兒少遭詐欺人數八年翻三倍,第一線兒少工作者觀察,網路詐騙風險最大,有心人士會利用手機遊戲釣魚,不只騙財、還有數位性剝削可能。審計部提醒,網路詐騙手法推陳出新,呼籲教育部與有關單位運用短影音等方式宣傳,提升兒少防詐意識及媒體識讀能力。
點此觀看
網路交易
境外個資 境內刷卡 追查難度大
2025.08.16
廖炳棋
聯合報/A5版/話題
刑事局及負責台北市科技偵查的警方表示,智慧盜刷機制偵辦困難的地方,在於歹徒取得國外個資,用於國內刷卡消費,追查時因個資涉及跨國,因此有較大難度,警方須以商品物流去向追查,考驗警方人力能量。
點此觀看
網路交易
工程師集團 專設假投資網站騙逾億
2025.08.08
廖炳棋
聯合報/B1版/全台焦點
刑事局追查詐騙假網站,發現吳、黃兩名男子為首的詐騙網站工程師集團涉與詐團合作,向美國網域公司購買網域名稱,去年就製作超過700個詐騙網站,導致約300名台灣民眾受騙,受害金額估計超過1億元;警方陸續逮捕吳、黃等9人,其中6人遭法院裁定羈押。
點此觀看
網路交易
賣貨便騙局 男大生被詐10萬
2025.07.23
黃子騰、李奕昕、林海
聯合報/A14版/社會
中華職棒明星賽上周在台北大巨蛋兩場吸引八萬觀眾創紀錄,有詐騙集團上網販售門票,假冒「7-ELEVEN賣貨便」及銀行客服,以認證為由騙買家操作網路銀行匯款,一名王姓男大學生網購被騙近十萬元;警方獲報已查出收款帳戶所有人身分,依詐欺、洗錢等罪偵辦中。
點此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