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皮網路賣場被發現疑似違規販售異位性皮膚炎的免疫抑制劑用藥,衛福部食藥署表示,相關產品並非我國核准藥品,目前除經核准的乙類成藥可於網路零售,其餘藥品都不得於網路販賣。
食藥署已要求平台業者下架並交由衛生局處理,販售藥品賣家涉及違反「藥事法」,最重可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五千萬元以下罰金。
攤開蝦皮網頁,業者除宣稱療效外,還標註該藥物是國內特定原廠藥的「學名藥版本」。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盧俊瑋說,業者販售的並非原廠藥,而是原廠藥的「學名藥版本」,但這類藥品未經臨床試驗,療效不明,是否有嚴重副作用,也無法保證。
盧俊瑋指出,異位性皮膚炎免疫抑制劑原廠藥品,健保採有條件給付,病人需使用全身性免疫調節藥物半年以上,搭配光照治療三個月,用藥過程中療效不佳,或出現藥物副作用,且疾病嚴重程度達標,才能獲得給付。
盧俊瑋指出,許多病人擔心不符健保給付條件自費使用,長期下來造成經濟負擔,但更不建議使用來路不明的藥品。
食藥署指出,將與海關持續合作,加強抽查進口快遞郵包,並與衛生局合作,主動監控網路非法賣藥或代購行為,若發現疑似販售偽禁藥情勢,將移請衛生局行政調查,必要時移送檢調偵辦。
食藥署也與各電商平台合作,提醒賣家切勿違法販售藥品,並請電商平台依食藥署提供的關鍵字,主動巡查、即時下架非法販售資訊及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