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盜版教材50萬筆牟利 9人侵權40億

聯合報/B1版/全台焦點
林保光、張議晨
2025年9月24日   人氣: 18   開始朗讀

網路交易

網路盜版大學原文書、教材及試卷猖獗,刑事警察局在2波查緝行動,查獲9名補教業者、經銷商和網路賣家涉案。據警方統計,9人總侵權市值達40億元,依違反著作權法罪嫌移送法辦。

 

刑事局智慧財產權偵查大隊執行「查緝侵害教學教材智慧財產權」專案行動,今年2月至7月間,分別在高雄市三民區、台南市新營區、安南區、東區、歸仁區,及彰化縣、台中市北屯區,查獲9名男女涉嫌販售盜版教材、考卷、原文書。

 

9名男女包括2名經銷商、3名補教業者、4名網路賣家,查扣電腦、筆電、USB對拷機、學測模擬試卷、校用試卷、多益試卷,以及盜版教材和原文書電子檔案逾50萬筆。警方統計,總計侵權價值達40億元。

 

警方調查,這9名涉案人曾任補教業或教材經銷商等業務,因熟悉市場需求,透過境外網站,下載原文書及多益教材,或向學校老師取得試卷、題庫及答案卷,便大量盜版大學原文書、多益教材及試題,以及國、高中校內用卷和學測模擬試題。

 

其中柯姓經銷商還以「附贈」名義提供盜版教材檔案,甚至利用「1對31 USB對拷機」,涉嫌大量盜印試題及教材牟利。

 

一名國中教師指出,複印原文書、試卷等成本低廉,只需支付影印費,不用額外花心力規畫教材,且相較原版書籍可能動輒千元以上,有價差才會讓這些業者甘願冒刑責盜版。

 

警方搜索3名網路賣家住處,在電腦、筆電及隨身碟發現大批盜版電子電機工程教材檔案,查出他們自網路下載原文教材及解答電子檔,刊登拍賣網站販賣,透過LINE通訊軟體、雲端空間傳輸檔案交易,甚至將習題拆解成章節,逐筆收費。

 

相關文章

網路交易
網路交易

「唐先生打破老婆心愛的花瓶,後來終於在拍賣網站找到一模一樣的花瓶......」這則2003年推出的廣告貼切地說明了網路交易的便利性,也反應出網路交易成為資訊時代新興的一種交易模式與類型,但因為與傳統面對面的交易方式不同,而容易衍生出網路交易詐騙問題。要知道網路交易的內容及類型,如何防範交易詐騙及安全的交易等便顯得很重要。

 

相關影片

網路上不是什麼都可以賣
網路上不是什麼都可以賣
我做錯了什麼
我做錯了什麼
網拍規則懂不懂
網拍規則懂不懂
網拍怕怕
網拍怕怕

返回網路交易新聞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