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孩子過早接觸網路 易憂鬱自傷

聯合報/A6版/生活.文教
林琮恩
2025年5月3日   人氣: 84   開始朗讀

網路沉迷

iWin網路內容防護中心公布最新統計,二○二一至二○二四年兒少首次使用網路或智慧型裝置年齡逐年下降,二○二四年僅七點一歲。專家指出,過早接觸三C,兒少在網路世界易與他人比較,增憂鬱、焦慮情緒,甚至演變為線下霸凌,恐增輕生、自傷事件發生率。

 

網路成癮防治學會理事長柯慧貞說,個案小A(化名)每天使用社群媒體約三到四小時,假日甚至達六至七小時,在社群媒體中,她總與他人比較誰過得好、誰漂亮、誰按讚數多,使她憂鬱及焦慮的情緒漸升高,數度自傷,經心理諮商輔導,改善社群使用時間,才減輕憂鬱情況。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強納森發現Z世代的孩童,憂鬱傾向遠高於其他世代,出版書籍「失控的焦慮世代」,點出過度使用三C所引發的兒少心靈危機。柯慧貞說,不少孩子把網路世界當成忘憂谷、成就感的來源,從網路中短暫獲得滿足,反而衍生問題。

 

面對三C世代孩童,家長常不知該如何管教,孩童焦慮感也可能因此攀升,柯慧貞曾調查青少年家長管教困擾與需求,家長自述孩子沉迷三C難以管教比率為二成四;因不滿家長三C管教而離家、自殘的孩子占比各有百分之一點二。

 

柯慧貞說,家長應避免對兒少三C管教不一致導致反感,並與孩子共同訂定三C使用契約,父母也要以身作則,並建立家庭使用手機時間、關機時間。

 

相關文章

何謂網路沉迷?
何謂網路沉迷?

網路與3C科技產品越來越普及與盛行,已經是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其中我們可以搜尋資料、與他人互動、觀賞影片、購物休閒等,人們在真實世界的行為與網路上的行為緊密交織,難以區分。雖然網路為我們帶來許多便利,但是如果縱情恣意地沉迷在各類科技與網路形塑的世界裡,真的就沒有任何後顧之憂嗎?

從腦科學探討網路沉迷
從腦科學探討網路沉迷

根據教育部106年調查顯示,國小四年級到六年級學童,網路成癮高危險群(需要找專業心理師、精神科醫師仔細再確認),佔20.40%;國中生網路成癮高危險群,佔23.70%;高中職生網路成癮高危險群,佔32.30%。從數據顯示,目前國小四年級到高中職,約2成左右的學生為網路成癮高危險群,也就是說每5個國高中小學生,就有1個可能會發展成網路成癮。網路世界到底有多大的魔力,讓學生不由自主的沉溺在網路的世界中呢?高雄小港醫院精神科柯志鴻醫生,從人腦的結構與反應解釋網路成癮發生的原因。

相關影片

如果短影音是…
如果短影音是…
網路時代的文明病
網路時代的文明病
眼睛守護戰士
眼睛守護戰士
別讓手遊控制你的生活
別讓手遊控制你的生活

返回網路沉迷新聞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