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交友服務 消費糾紛逐年增

聯合報/B2版/中部要聞
記者劉明岩、陳秋雲╱連線報導
2024年10月4日   人氣: 311   開始朗讀

網路交友

「假交友、真推銷」糾紛案件層出不窮,彰化縣消費者服務中心去年受理17件,今年上半年12件,台中市從2018年51件、2023年增至136件,今年已有62件申訴,逐年增加。消保官建議消費者,注意業者評價及各項費用計收方式,更不宜簽本票。

 

彰化縣政府消保官指出,有申訴人表示,他從「交友服務」網路結識業者員工,被推銷包括團康、課程、交友服務等,他沒多考慮就簽契約,每月3600元,兩年共8萬6400元,後要求解約,但業者要求支付20%違約金,外加註冊費、心靈成長及基本社交技巧等課程,須賠償約6萬元,心有不甘提出申訴。

 

消保官指出,「交友服務」消費者主張「解約」業者會要求「高額違約金」及相關商品與服務的「成本費用」才能解約。今年有2件因涉及話術誘導消費者被移送調查,另5件和解。

 

台中市法制局表示,交友爭議案件申訴人9成是未滿30歲的年輕人,很可能誤簽本票,建議消費者須詳閱契約內容外,且不宜在本票簽名,發生爭議時業者可能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財產或強制扣薪。

 

市議員張廖乃綸說,她曾接獲陳情,年輕人和女網友聊天後見面,被帶到交友公司強迫推銷,簽下交友契約、本票才能離開,要解約被要求支付5萬8100元和解金,這類以交友為名的強迫推銷不是個案。法制局已函請行政院消保處訂定型化契約含應記載事項及不得記載事項,保障權益。

 

相關文章

網路交友
網路交友

網際網路與資訊科技的蓬勃發展,帶給現代人即時與多元的生活模式,我們可以透過網路與朋友串聯、建立校園生活外的情感,讓學習與人際溝通變得更多樣化,更可擴展不同的視野、結交不同的朋友、建立人際關係、抒發個人情感等。這樣迅速發展的網路人際溝通,讓交友變得更便利、更快速,讓情感的連結與建立更迅速與緊密。相對地,在我們享受其便利性的同時,也必須了解網路交友的特性及注意事項,才能安全合宜地在這個資訊世代中溝通互動。

網路戀情
網路戀情

現代人對於愛情的渴望,已經從現實生活中擴大到網路上尋求戀情,網路交友是發展成為網路戀情的前身,甚至不必經過交友階段,速食愛情也常在網路上發生。但網路戀情不僅是羅曼蒂克而已,在追求網路真愛之餘,不乏出現一些專騙網友感情與金錢的騙子,因此了解網路戀情的注意事項與安全手則後,可以事前多一分防範,以免賠了夫人又折兵。

相關影片

你到底是誰?
你到底是誰?
小玲的網友
小玲的網友
我們的網友
我們的網友
穿越時空來看你
穿越時空來看你

返回網路交友新聞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