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搜尋標籤 #網路交友 的結果

教材教案

你到底是誰?
你到底是誰?
【微電影:70分女孩】<br>ep4:尋找100分男孩
【微電影:70分女孩】
ep4:尋找100分男孩
我可能不是真的喜翻你
我可能不是真的喜翻你
叮咚!你好嗎
叮咚!你好嗎
我要去網聚
我要去網聚
浪漫小屋
浪漫小屋
穿越時空來看你
穿越時空來看你
我們的網友
我們的網友
小玲的網友
小玲的網友

宣導文宣海報

使用交友軟體咖注意!
見網友前停看聽,親友陪同更安心

書籍推薦

青蛙王子的網路情人

隨著網路的使用年齡不斷下修,各式各樣的應用程式與社交媒體興盛,孩子也可能在生活各處接觸到3C產品,並且投入這個多元且豐富的網路社交生活中。因此,這本給現代孩子讀的新童話「青蛙王子的網路情人」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了!此書是非常實用且趣味的媒介,讓孩子加強培養思辨能力,學習妥善使用網路,進而能夠辨識網路上的誘惑與陷阱。

宣導漫畫

網路交友要謹慎,隨時提高警覺!
真愛來臨?!小心私密照外流喔!

焦點新聞

兒少遭性侵 易轉成加害者 男性受害占25% 恐有黑數

網路交友使對方身分難辨真假,衛福部統計性影像受害者不只女性,男性受害者約占三成,且兒少性侵案件中,每4位受害者就有1人是男性,占比達25%。

男扮「金秀賢」騙色 21人受害

苗栗縣蔡姓男子用韓星金秀賢照片上網約女子發生性行為挨告,檢警查出他誘使少女及女子傳性私密影像後威脅散布,廿一人受害,性侵其中九人,有兩人未成年。苗栗地方法院將他依妨害性自主罪、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判刑廿年;可上訴。

數發部提10年百億元 投資AI新創方案

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昨天表示,將持續推動「數發三箭」以強化數位韌性、發展數位經濟,並積極打擊網路詐騙,進一步為台灣打造可信任的數位經濟高速路網,今年也規畫打造台灣主權AI訓練語料資料庫,希望滿足TAIDE訓練需求。

打手遊遇狼 15歲少女遭性侵偷拍

台中陳姓鹹酥雞店老闆玩手遊認識十五歲國中少女,約回家三度硬上、兩度偷拍性交過程,因害怕東窗事發還刪除對方手機訊息,並恐嚇「要把妳抓回家鎖起來」;法院認定陳男侵害少女身心鉅大,近日依違反兒少性剝削條例等六罪重判七年十月徒刑。

新北偵破愛情詐團 5人遭騙220萬

以陳姓男子為首的愛情詐騙集團,三年前招募高姓男子成立媒體及文創公司,以俊帥貌美年輕直播主與被害人聯繫,誘騙投資購買虛擬貨幣,或在直播平台抖內直播主詐騙,檢警調日前聯手在新北市查獲陳男及直播主共20名愛情騙子,目前查出至少有5人遭騙220餘萬元。

愛情騙子 「雅虎男孩」 黑人變身白人

AI詐騙形成一個龐大產業。奈及利亞詐騙犯子從過去網路郵件詐騙、交友詐騙,現在與時俱進,已經會用AI深偽技術行騙。他們用AI改變視訊通話中的容貌,營造愛情騙局,靠兩隻手機跟一台筆電,透過雅虎即時通訊聯繫受害者,因而命名。

深偽誘網戀 港破跨國詐團逮27人

香港電訊詐騙猖獗,其中又以「網上情緣」騙案花樣最多。香港本地「網上情緣」詐騙跨境集團被破獲,該集團成員高學歷、年輕化,還會利用人工智慧「深偽」技術,及招募大學生行騙。該集團行騙多國,獲利至少三點六億港元,約台幣十四點五億元。

交友服務 消費糾紛逐年增

「假交友、真推銷」糾紛案件層出不窮,彰化縣消費者服務中心去年受理17件,今年上半年12件,台中市從2018年51件、2023年增至136件,今年已有62件申訴,逐年增加。消保官建議消費者,注意業者評價及各項費用計收方式,更不宜簽本票。

性侵案年增12% 數位性侵大增

衛福部保護司公布最新性侵害調查數據,去年性侵案件總數較前年成長逾一成,且兩造關係為網友者,近五年持續攀升,專家指出,藉通訊軟體以文字或視訊「網愛」已成現代人維持關係的方法之一,但卻也讓「數位性侵害」事件愈來愈多,部分數位性侵害事件,將網愛訊息以文字或影片方式外流,即使未實體接觸,但造成的傷害不亞於實體性侵害。

交友拍照 專家:勇敢拒絕裸露

性影像暴力案件仍居高不下,專家表示,現在拍攝工具取得容易,而且大家對拍照習以為常,建議情侶可以平時就多溝通,對自己身體界線有所保護,對於陌生人交友軟體部分,則隨時保持警戒,避免慢慢信任對方就鬆懈。

趁你寂寞 騙你個資又騙錢

在焦慮時代裡,也誕生了許多因寂寞而產生的詐騙。刑事局統計假交友詐騙被害人數,二○二一年一八三一人、前年二○四四人、去年一七九八人,其中五十歲以上被害人,近三年各四五九、四九○、四○六人,占比逾二成。

網戀危機 夜店初見遭下藥 也有誘拍裸照

年僅十九歲的小美(化名)去年考上北部一間大學,高中時,她就熱中網路交友,上大學有更多時間,常與網友相約外出遊玩。先前認識網友小強(化名),對方得知她沒去過夜店,熱情相約,雖從未見面但小美想見識夜店因此答應,卻遭下藥性侵。警方指出,網友間即使未見面也潛藏風險,不少犯嫌誘騙未成年網愛拍裸照,再恐嚇取財。

網路惡狼 話術洗腦 約獨處伸狼爪

「要來我家玩貓嗎?」「可以單獨出來聊聊嗎?」網路交友性侵案件日漸增多,且初次見面就遭性侵的比率高,許多網友會透過「話術」,創造單獨相處的機會,增加性侵得逞機率。衛福部國健署盤點話術陷阱,盼民眾能提高警覺,同時也呼籲家有未成年子女的家長,需高度留意子女的生活與上網情況。

假扮閨密 騙8女網紅傳私密照

彰化縣鄭姓男子從臉書、IG專挑身材火辣、追蹤數破五千的女網紅,分析其交友狀況後假冒成「閨密」,假借佯以隆乳、內衣穿搭等話題誘騙對方自拍胸部、下體照,檢警查扣鄭男手機驚見大量裸照,至少有八名網紅受害,另有四人未遂,檢方近日依妨害性隱私等罪起訴鄭男,考量其惡行非輕,建請法院從重量刑。

50、60歲族群 性影像勒索肥羊

以往社會較關注未成年性影像議題,但隨著國內二○二五年即進入超高齡社會,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家銘提醒,年長者性議題也應關注,背後原因可能涉及「孤獨」,長者在需要陪伴的情緒下,轉向網路視訊、通訊軟體尋求慰藉,但隨後引發詐騙、勒索等事件,卻難以收拾,建議長者使用手機、電腦網路時提高警覺。

社經地位高者 也可能網路犯罪

散布性影像造成被害人嚴重身心傷害,展翅協會秘書長陳逸玲說,性影像散布加害人沒有固定特徵、樣貌,背後動機也不同,若誘拐兒少拍攝性影像,可能包含著販售照片、影像等商業動機,或在網路上剛好遇到兒少,認為兒少好控制、利誘,以誘拐拍攝性影像、性接觸。

專家:聊天千萬別「視訊裸聊」

「聊天就單純聊天,千萬不要視訊裸聊」,衛福部保護服務司長張秀鴛指出,性影像犯罪日益增加,衛福部性影像處理中心受理性影像申訴案件發現,申訴案件中高達三成至四成是「視訊裸聊」時,遭到對方側錄,再加以威脅,此類案件已成為性影像犯罪主流。近期更發現,許多男性在「視訊裸聊」時遭到對方側錄,成為被威脅的對象。

假扮閨密聊內衣 騙20名網紅裸照

彰化鄭姓男子鎖定身材火辣追蹤數破五千人的網紅女子,分析交友狀況後假扮「閨密」,以隆乳、內衣話題騙對方自拍胸部、下體;檢方搜索查扣鄭男手機驚見大量私密照,研判至少廿人受害,依妨害性隱私罪嫌聲押鄭男獲准。

重新搜尋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