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基辛格:AI競賽 台灣缺電力韌性 英特爾前執行長指能源不足會抑制AI泡沫化 經濟部:每年檢討AI供電需求

聯合報/A7版/財經要聞
簡永祥、彭慧明、林海
2025年11月19日   人氣: 4   開始朗讀

網路識讀

從英特爾退休後轉任創投業的英特爾前執行長基辛格,昨天以矽谷知名的深科技創投Playground Global合夥人身分來台。他表示,當前AI並未投資過度,因為AI需要電力,能源不足其實抑制了AI泡沫化;但在這波AI競爭中,他點名台灣最重要的問題不是軟體或基礎建設,而是電力的能源韌性不足,應厚植能源供應韌性。

 

基辛格從英特爾離職後,去年加入Playground Global,昨天和另一位合夥人Peter Barrett帶領七家新創公司來台,這七家公司與台灣的台積電、創意、世芯、晶心科和穩懋等都已展開密切合作。

 

對於AI泡沫化的可能性,Peter Barrett表示,目前大家疑慮的是對AI投資資本配置不夠好,不是炒作過度,反而是「炒作不足」;網路泡沬化是因為沒有好的商業模式支持,如今的AI發展卻有很好的商模支持,未來AI帶來的好處,將遠超過資本配置不彰帶來的影響。

 

但他也說,並非人人都能在AI趨勢投資獲利,但AI是根本性的技術,現在只是啟動階段,將來會有不同方式推動AI發展,投資會化為效益。

 

基辛格表示,不擔心雲端服務業者(CSP)投資太多,因為能源成長將限制投資速度,很多CSP業者投資數十億美元打造超級資料中心提升算力,但會遇到電力瓶頸,抑制產業過熱程度。他預估,AI泡沫要在能源每年供應成長率百分之五以上才出現,現在能源供應仍有瓶頸,每年約百分之三,因此限制超大型資料中心的建設。

 

他指出,在這波AI浪潮中,全球創新領域都想有更多作為,但台灣基本議題就是電力能源問題,直言台灣能源韌性不夠,厚植韌性是當務之急。

 

針對基辛格的說法,經濟部表示,每年滾動檢討電力供需狀況,AI發展及半導體用電需求皆有納入考量。

 

基辛格也表示,他支持美國川普政府要求半導體業者在美國建廠計畫,並非要台灣犧牲本地產能,畢竟半導體持續成長,到二○三○年整體半導體產值將達到一兆美元規模,相關產業對經濟體也很重要,對供應鏈要求更多韌性是上策,台灣不用犧牲產能,但應該增加在美國的產量,對全球和未來都有利。

 

相關文章

認識Deepfake技術及其應用與風險
認識Deepfake技術及其應用與風險

俗稱「AI換臉」的Deepfake技術又稱為「深偽技術」,它是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與偽造(fake)的混成字,意指一類利用深度學習技術進行逼真的人像影像合成的技術。Deepfake技術之所以引起全世界如此重視的原因,在於它的相關軟體可以讓一般人輕鬆地取得,並且運作於一般的個人電腦或行動裝置上,因此各種相關的善意或惡意的應用方式層出不窮,迫使這個世界必須嚴肅看待Deepfake技術帶來的巨大衝擊。

辨識網路健康資訊,你可以怎麼做? -從COVID-19訊息疫情談起-
辨識網路健康資訊,你可以怎麼做? -從COVID-19訊息疫情談起-

隨著COVID-19疫情爆發,「資訊疫情」(infodemic)隨起流行,過量資訊如傳染般地擴散,其準確性卻有待商榷。誤導性的健康資訊與其他形式的不準確內容(例如:政治錯誤訊息)不同,因其傳播者通常會透過銷售產品或提供服務來獲取經濟利益。例如,許多TikTok網紅在沒有受過正規的醫學培訓下,向數百萬觀眾推廣口服避孕藥;在沒有科學依據的情況下,聲稱飲用以水稀釋的硼砂可治療癌症......

相關影片

氣噗噗大挑戰
氣噗噗大挑戰
如果短影音是…
如果短影音是…
另一個我
另一個我
有圖有真相?
有圖有真相?

返回網路識讀新聞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