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這張照片適合在網路分享嗎?

   2017年11月30日 人氣: 3790   開始朗讀

網路隱私

主題圖片: 這張照片適合在網路分享嗎?

手機讓照片分享更容易

有透過手機使用社群服務的同學們,應該都有在網路上和好友們分享生活中喜怒哀樂的經驗吧?智慧型手機讓拍照、錄影以及上傳、分享變得更加方便,而且和文字比較起來,照片或是影片不但看起來更真實,也更容易引起大家注意,所以通常按「讚」或是留言的人數也會比較多。但是,在上傳檔案之前,請先想一想,我現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張照片,一旦上傳後就永遠都會留存在網路上,就算以後我把自己帳號裡的照片刪除,也沒辦法把已經散播出去、存在其他人手機或電腦裡的影像都刪除乾淨。

 

不適合公開在網路上的照片

到底哪一種類型的照片(或影片)才是適合在網路上和大家分享的?哪一種類型的又是絕對不要放到網路上的呢?下面列出幾種情況提供給同學們參考,以後當你要上傳照片或是影片到網路之前,可以先對照一下有沒有符合的情況?再決定要不要上傳與分享。

  • 裸露;
  • 有關自己或是其他人隱私;
  • 傷害動物;
  • 任何不雅動作或行為;
  • 違規,例如:故意在草地上的「禁止踐踏草皮」牌子前面踩草皮、在禁止游泳的溪邊跳水等;
  • 可能會曝露真實姓名或身分證號碼的物品,例如:身分證、護照、健保卡、看完醫生後拿到的藥袋等。

 

可能比較適合公開在網路上的照片

  • 從校長或老師的手中領取獎狀;
  • 自己的創作,例如圖畫、美勞、攝影作品等;
  • 幫家裡寵物拍的照片或影片;
  • 參加戶外活動,例如和家人一起去爬山、騎腳踏車等;
  • 舞臺表演;
  • 競賽照片等。

如果你還是不確定你手上的照片或影片適不適合上傳到網路,建議你可以這樣問一問自己:我現在想要上傳的照片或影片未來會永遠留在網路上,等到我上了國中、高中、甚至大學以後,我還會希望別人看到這張照片或這段影片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最好就不要上傳囉!

相關小知識

小心臉書變Spy?五動作設定保護隱私
小心臉書變Spy?五動作設定保護隱私

人們常常開玩笑說,臉書太懂我們,就像是在「監控」一樣。事實上,臉書掌握著我們的使用者數據,還真的非常了解我們,只是這種「了解」可不見得是件好事。究竟,在我們幾乎每天使用的服務中,要如何保護自己的個資呢?

「分享日常」與「維護隱私」一線之隔
「分享日常」與「維護隱私」一線之隔

我們或許都很習慣在網路上看到新手家長們關於自家寶寶的各種分享,初為家長的人們,總是不想放過每一個時刻,而手機普遍的現代,上傳到社群平台更是常常成為大家紀錄的第一個選擇。有時候,經由社群平台傳播或是媒體報導,這些內容甚至可能被陌生人傳閱,其實會間接侵害孩子的隱私。最可怕的隱患,便是這些內容被不肖人士流傳、利用。

保護自己與他人的隱私
保護自己與他人的隱私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保存照片的習慣也從紙本逐漸改為數位化的電子檔,雲端相簿的出現幫助我們節省了許多整理照片的時間,搭配行動裝置的使用,更能讓我們快速上傳照片,隨時隨地與親友分享生活中值得記錄的每一刻。利用雲端相簿與其他人分享照片時,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保護自已與他人的隱私」。

為什麼我的照片被公開在網路上?
為什麼我的照片被公開在網路上?

同學們,你的家長會不會把你的照片公開在社群網站,和他們的朋友一起分享呢?如果他們這麼做,你會覺得怎麼樣?是覺得開心、尷尬,還是生氣呢?如果你不喜歡大人沒有經過你的同意,就把你的照片公開在網路上,你可以向他們表達你的感受,也要告訴他們應該保護以下的隱私安全項目。

 

相關影片

我的數位足跡
我的數位足跡
資料保護小叮嚀
資料保護小叮嚀
雲端硬碟,謹慎存取
雲端硬碟,謹慎存取
變身情人
變身情人

返回網路隱私小知識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