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保護自己與他人的隱私

   2021年2月25日 人氣: 9449   開始朗讀

網路隱私

主題圖片: 保護自己與他人的隱私

雲端相簿使分享照片更加便利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保存照片的習慣也從紙本逐漸改為數位化的電子檔,雲端相簿的出現幫助我們節省了許多整理照片的時間,搭配行動裝置的使用,更能讓我們快速上傳照片,隨時隨地與親友分享生活中值得記錄的每一刻。利用雲端相簿與其他人分享照片時,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保護自已與他人的隱私」。

 

隱私公開實作準則 FIP

我們必須了解,包含有他人的照片是屬於他人隱私的一部分,也因此我們在上傳這一類的照片時,要以「尊重他人」為考量,我們可以參考國際上有關隱私公開的實作準則 FIP ( Fair Information Practices ) 的核心觀念,這些觀念不只適用在上傳他人照片的情況下,其他像是在網路上公開與他人隱私有關的文字或影片時也都適用喔!以下簡單說明FIP的核心觀念:

  1. 告知與察覺( Notice / Awareness ):告訴對方,有關他的文章、照片或影片,會被放到網路上或分享給別人。
  2. 選擇與同意( Choice / Consent ):取得對方的同意,讓我可以上傳有關他的文章、照片或影片到網路上;若對方不同意,就不應該上傳或公開這些資訊。
  3. 存取與參與( Access / Participation ):即使對方已經同意讓我把有關他的文章、照片或影片放到網路上,如果對方未來希望這些資訊不要再被公開時,也要尊重他的意願,將資料從網路上刪除。
  4. 完整性與安全( Access / Participation ):確保自己上傳文章、照片或影片的網路空間是安全的,以雲端相簿為例,就要注意雲端相簿的安全設定,像是設定嚴謹的密碼、相簿設定不公開等等。

 

分享照片要小心

最後也要提醒大家,在網路上分享照片時,絕對不可以散布他人的不雅照片(例如裸露、猥褻照片),以免因為觸犯刑法的「妨害風化罪」(另開新視窗)或是「妨害秘密罪」(另開新視窗),而需要負擔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等刑事責任喔!

相關小知識

小心臉書變Spy?五動作設定保護隱私
小心臉書變Spy?五動作設定保護隱私

人們常常開玩笑說,臉書太懂我們,就像是在「監控」一樣。事實上,臉書掌握著我們的使用者數據,還真的非常了解我們,只是這種「了解」可不見得是件好事。究竟,在我們幾乎每天使用的服務中,要如何保護自己的個資呢?

「分享日常」與「維護隱私」一線之隔
「分享日常」與「維護隱私」一線之隔

我們或許都很習慣在網路上看到新手家長們關於自家寶寶的各種分享,初為家長的人們,總是不想放過每一個時刻,而手機普遍的現代,上傳到社群平台更是常常成為大家紀錄的第一個選擇。有時候,經由社群平台傳播或是媒體報導,這些內容甚至可能被陌生人傳閱,其實會間接侵害孩子的隱私。最可怕的隱患,便是這些內容被不肖人士流傳、利用。

為什麼我的照片被公開在網路上?
為什麼我的照片被公開在網路上?

同學們,你的家長會不會把你的照片公開在社群網站,和他們的朋友一起分享呢?如果他們這麼做,你會覺得怎麼樣?是覺得開心、尷尬,還是生氣呢?如果你不喜歡大人沒有經過你的同意,就把你的照片公開在網路上,你可以向他們表達你的感受,也要告訴他們應該保護以下的隱私安全項目。

報稅季節到 個資保護與資訊安全不能忘掉
報稅季節到 個資保護與資訊安全不能忘掉

又到報稅季節,雖說網路報稅方便又快速,但選擇上網報稅的民眾,還是要特別留意電腦資訊安全及個資保護的問題唷!像是使用自然人憑證時,是否有設定安全的PIN code、利用網路報稅時,是否有注意到防範惡意軟體、對於不需使用的扣繳憑單等資料是否有確實保管或銷毀、是否有注意到重要個人資料的保護,以及使用網路作信用卡轉帳繳款時的注意事項等。

 

相關影片

我的數位足跡
我的數位足跡
資料保護小叮嚀
資料保護小叮嚀
雲端硬碟,謹慎存取
雲端硬碟,謹慎存取
變身情人
變身情人

返回網路隱私小知識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