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隱私
小心臉書變Spy?五動作設定保護隱私
人們常常開玩笑說,臉書太懂我們,就像是在「監控」一樣。事實上,臉書掌握著我們的使用者數據,還真的非常了解我們,只是這種「了解」可不見得是件好事。究竟,在我們幾乎每天使用的服務中,要如何保護自己的個資呢?
網路隱私
「分享日常」與「維護隱私」一線之隔
我們或許都很習慣在網路上看到新手家長們關於自家寶寶的各種分享,初為家長的人們,總是不想放過每一個時刻,而手機普遍的現代,上傳到社群平台更是常常成為大家紀錄的第一個選擇。有時候,經由社群平台傳播或是媒體報導,這些內容甚至可能被陌生人傳閱,其實會間接侵害孩子的隱私。最可怕的隱患,便是這些內容被不肖人士流傳、利用。
網路隱私
為什麼我的照片被公開在網路上?
同學們,你的家長會不會把你的照片公開在社群網站,和他們的朋友一起分享呢?如果他們這麼做,你會覺得怎麼樣?是覺得開心、尷尬,還是生氣呢?如果你不喜歡大人沒有經過你的同意,就把你的照片公開在網路上,你可以向他們表達你的感受,也要告訴他們應該保護以下的隱私安全項目。
網路隱私
保護自己與他人的隱私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保存照片的習慣也從紙本逐漸改為數位化的電子檔,雲端相簿的出現幫助我們節省了許多整理照片的時間,搭配行動裝置的使用,更能讓我們快速上傳照片,隨時隨地與親友分享生活中值得記錄的每一刻。利用雲端相簿與其他人分享照片時,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保護自已與他人的隱私」。
網路隱私
報稅也要保護資料安全
2020年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報稅時間延長到6月底,這段時間要防範駭客利用民眾對於疫情不安的心態,以報稅為主題結合疫情資訊,發送相關主旨的釣魚郵件,來竊取個資或勒索攻擊,請大家要提高警覺,避免上網報稅順便將私人資訊送給駭客。
網路隱私
報稅季節到 個資保護與資訊安全不能忘掉
又到報稅季節,雖說網路報稅方便又快速,但選擇上網報稅的民眾,還是要特別留意電腦資訊安全及個資保護的問題唷!像是使用自然人憑證時,是否有設定安全的PIN code、利用網路報稅時,是否有注意到防範惡意軟體、對於不需使用的扣繳憑單等資料是否有確實保管或銷毀、是否有注意到重要個人資料的保護,以及使用網路作信用卡轉帳繳款時的注意事項等。
網路隱私
如何保護網路上的個人資料?
為什麼我們的「個人資料」需要被保護呢?這是因為,如果我們的個人資料被別人知道了,可能就會接到很多廣告信或是廣告電話,如果是被歹徒知道就更糟糕了,歹徒可能會假冒我們的身分去做壞事,讓我們的親朋好友被騙,造成金錢上的損失,或是和我們一樣,個人資料也被歹徒騙走,這樣歹徒又可以拿他們的資料去詐騙更多人了。
網路隱私
上傳影音的隱私保護提醒
上傳照片或影片等影音資訊到網際網路上與他人分享,是社群網站中大家經常使用的服務;現在大多數的智慧型手機都有數百萬像素的照相或錄影功能,加上連網,以及各式美圖與編修圖片Apps 的使用,讓上傳影音資訊變得更便利,我們幾乎可以隨時隨地和世界上數以億計的網路使用者們,分享自己剛出生的寶寶或正在享用的美食照片。上傳與分享這些影音資訊固然有趣,但也必須要注意所上傳的影音內容是否涉及自己或他人的隱私。
網路隱私
一張照片就可以洩露許多資訊
現在有越來越多智慧型手機的相機或是數位相機都具有標記GPS位置的功能,或是可以透過連線的Wi-Fi偵測出你的所在地點。只要取得這些資訊,就可以知道某張照片是在哪個地點拍的。現在還有很多 Apps 可以讓你依據拍攝的地點將照片彙整在地圖上,看似相當方便的功能,在使用上卻需要多加留意安全性。
網路隱私
別讓孩子在網站上揭露太多個資
社群網站最讓人詬病的,就是個資隱私暴露問題。最顯著的例子就是,當使用社群網站時,網頁側邊就會出現依照使用者喜好的客制化網路廣告。此外,社群網站分享給廣告主的通常不只是使用者註冊時所填寫的個人資料,還包含使用者的照片、朋友清單、所有po文、按過讚的內容、上傳過的照片等。歸納來說,孩子們在使用社群網站時,常見有過度揭露個資隱私情況。
網路隱私
認識數位足跡
我們在網路上從事的所有活動或行為,都會留下痕跡,這些痕跡就是「數位足跡」。這些數位足跡可能包括像是:在 Google搜尋過的關鍵字、在網路上傳分享過的照片及影片、在他人或自己的FB頁面上的留言、註冊在各個網站的個人資料檔案、瀏覽網頁的紀錄、在YouTube上曾經看過的影片等。最重要的是,數位足跡一旦留下,幾乎是消除不掉,會永久留存在網際網路上!
網路隱私
張貼孩子照片前的6個思考建議
身為家長的你們或許都有這樣的經驗,從孩子出生那一刻開始,三不五時就會把孩子的照片發布在社群網站上。針對「將孩子的照片張貼在網路上或者透過部落格記錄孩子成長」的這項行為,其實有著正反兩種不同的聲音。為了減少因為張貼照片而侵害孩子自尊與隱私的可能性,本文6種類別的照片請審慎思考後再決定是否要張貼。
網路隱私
保護社群網站上個資你可以這麼做
當臉書(Facebook)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西裝筆挺的坐在美國國會及眾議院中為他一手創辦的社群網站未能保護數千萬筆用戶個資,導致用戶個資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被政治廣告和簡訊利用而道歉時,你有意識到自己在各種社群網站所留下的個人資料現在流落何方嗎?本文提供幾個使用社群服務時保護自己個資與隱私的小撇步,提供給各位同學參考。
網路隱私
這張照片適合在網路分享嗎?
到底哪一種類型的照片(或影片)才是適合在網路上和大家分享的?哪一種類型的又是絕對不要放到網路上的呢?下面列出幾種情況提供給同學們參考,以後當你要上傳照片或是影片到網路之前,可以先對照一下有沒有符合的情況?再決定要不要上傳與分享。
網路隱私
引導孩子了解社群媒體上的隱私重要性
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以及行動上網的便利,讓孩子們可以隨時隨地掛在網路上與朋友保持連線,而且手機內的各種社群服務Apps均可共用同一個手機聯絡簿,讓孩子們更方便的悠遊在不同的社群服務中,省去逐一設定朋友清單的麻煩。孩子們在網路上結交的朋友比現實生活更廣泛,動輒有成千上百個網路朋友,但其實他們多半是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