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別讓孩子在網站上揭露太多個資

   2019年10月1日 人氣: 3736   開始朗讀

網路隱私

主題圖片: 別讓孩子在網站上揭露太多個資

許多青少年與孩童都能熟練的使用電腦或手機上網,這些所謂的「網路原住民」會靈巧的運用各種技術與服務來和朋友交流。例如:編修照片、剪輯影片、上傳檔案、傳送多媒體訊息等。對孩子而言,使用社群網路服務已經融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正在po文的孩子,也正在放棄個人隱私

社群網站最讓人詬病的,就是個資隱私暴露問題,許多孩子可能沒有想過,自己在社群網站上所公開的生活點滴,社群網站業者正一筆筆的傳送給廣告主分享,好讓這些廣告主可以瞭解與分析使用者的習慣,進一步推銷最合適的產品。最顯著的例子就是,當使用社群網站時,網頁側邊就會出現依照使用者喜好的客制化網路廣告。此外,社群網站分享給廣告主的通常不只是使用者註冊時所填寫的個人資料,還包含使用者的照片、朋友清單、所有po文、按過讚的內容、上傳過的照片等。

 

個資過度揭露的情境

歸納來說,孩子們在使用社群網站時,有以下常見的過度揭露個資隱私情況:

  1. 自己在會員個人資料區填寫過於詳細的內容,例如:真實姓名、出生年月日、家裡電話、聯絡地址、手機號碼、電子郵件、就讀學校、打工地點、興趣與嗜好等。
  2. 玩社群遊戲或使用社群網站的應用程式時,沒有仔細閱讀資料存取政策,就直接按下同意,讓這些遊戲或應用程式可以自由取得孩子和他們朋友的基本資料。
  3. 張貼在個人網頁上的文字、照片或影片,涉及個資隱私訊息,例如:張貼失戀心情、炫耀金錢或奢侈品;上傳在家門口拍攝的照片,而背景中出現自家的門牌號碼。

相關小知識

小心臉書變Spy?五動作設定保護隱私
小心臉書變Spy?五動作設定保護隱私

人們常常開玩笑說,臉書太懂我們,就像是在「監控」一樣。事實上,臉書掌握著我們的使用者數據,還真的非常了解我們,只是這種「了解」可不見得是件好事。究竟,在我們幾乎每天使用的服務中,要如何保護自己的個資呢?

「分享日常」與「維護隱私」一線之隔
「分享日常」與「維護隱私」一線之隔

我們或許都很習慣在網路上看到新手家長們關於自家寶寶的各種分享,初為家長的人們,總是不想放過每一個時刻,而手機普遍的現代,上傳到社群平台更是常常成為大家紀錄的第一個選擇。有時候,經由社群平台傳播或是媒體報導,這些內容甚至可能被陌生人傳閱,其實會間接侵害孩子的隱私。最可怕的隱患,便是這些內容被不肖人士流傳、利用。

保護自己與他人的隱私
保護自己與他人的隱私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保存照片的習慣也從紙本逐漸改為數位化的電子檔,雲端相簿的出現幫助我們節省了許多整理照片的時間,搭配行動裝置的使用,更能讓我們快速上傳照片,隨時隨地與親友分享生活中值得記錄的每一刻。利用雲端相簿與其他人分享照片時,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保護自已與他人的隱私」。

為什麼我的照片被公開在網路上?
為什麼我的照片被公開在網路上?

同學們,你的家長會不會把你的照片公開在社群網站,和他們的朋友一起分享呢?如果他們這麼做,你會覺得怎麼樣?是覺得開心、尷尬,還是生氣呢?如果你不喜歡大人沒有經過你的同意,就把你的照片公開在網路上,你可以向他們表達你的感受,也要告訴他們應該保護以下的隱私安全項目。

 

相關影片

我的數位足跡
我的數位足跡
資料保護小叮嚀
資料保護小叮嚀
雲端硬碟,謹慎存取
雲端硬碟,謹慎存取
變身情人
變身情人

返回網路隱私小知識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