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如何保護網路上的個人資料?

   2020年7月8日 人氣: 5520   開始朗讀

網路隱私

主題圖片: 如何保護網路上的個人資料?

個人資料是什麼?為何要保護個人資料?

各位同學有聽過「個人資料保護法」嗎?你知道這一項法律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嗎?「個人資料保護法」主要是用來保護我們的「個人資料」安全,這裡提到的「個人資料」,包括我們的姓名、生日、身分證號碼、聯絡方式等等,只要是可以讓別人知道我們身分的資料,都算是「個人資料」。

為什麼我們的「個人資料」需要被保護呢?這是因為,如果我們的個人資料被別人知道了,可能就會接到很多廣告信或是廣告電話,如果是被歹徒知道就更糟糕了,歹徒可能會假冒我們的身分去做壞事,讓我們的親朋好友被騙,造成金錢上的損失,或是和我們一樣,個人資料也被歹徒騙走,這樣歹徒又可以拿他們的資料去詐騙更多人了。

 

如何保護在網路上的個人資料?

既然個人資料很重要,我應該如何保護在網路上的個人資料,不要讓它被偷走呢?平常我們上網的時候,常常會需要在網路上留下個人資料,像是加入成為某一個網站的會員,或是在網路上買東西、參加抽獎活動,各位同學可以注意一下你使用的網站是不是有提供「隱私權聲明」或是「隱私權政策」這一類的說明,在這個頁面裡,網站的管理人員會告訴上網的人你在這個網站輸入的個人資料會怎樣被使用和保護,這些說明文字通常有點困難不容易理解,各位同學可以請家長或老師解釋給你聽,幫助你一起判斷這個網站是不是可以信任的,再決定要不要在網站留下資料,絕對不要想說看不懂就算了,就直接填寫資料喔!

 

謹慎點選網路上的超連結

網路上還有一些會偷走我們個人資料的陷阱,也就是所謂的「惡意連結」,這些「惡意連結」常常會假裝是好聽的音樂或是好玩的小遊戲,欺騙我們去點選下載,當我們點選之後電腦可能就會中毒,歹徒就可以利用電腦病毒把我們存在電腦裡的個人資料和其他重要資料通通搬走。在這裡要提醒各位同學,當你要點選網路上的連結時,一定要先停下來想一想,確定這個連結是可以信任的、安全的再點選喔!

相關小知識

小心臉書變Spy?五動作設定保護隱私
小心臉書變Spy?五動作設定保護隱私

人們常常開玩笑說,臉書太懂我們,就像是在「監控」一樣。事實上,臉書掌握著我們的使用者數據,還真的非常了解我們,只是這種「了解」可不見得是件好事。究竟,在我們幾乎每天使用的服務中,要如何保護自己的個資呢?

「分享日常」與「維護隱私」一線之隔
「分享日常」與「維護隱私」一線之隔

我們或許都很習慣在網路上看到新手家長們關於自家寶寶的各種分享,初為家長的人們,總是不想放過每一個時刻,而手機普遍的現代,上傳到社群平台更是常常成為大家紀錄的第一個選擇。有時候,經由社群平台傳播或是媒體報導,這些內容甚至可能被陌生人傳閱,其實會間接侵害孩子的隱私。最可怕的隱患,便是這些內容被不肖人士流傳、利用。

保護自己與他人的隱私
保護自己與他人的隱私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保存照片的習慣也從紙本逐漸改為數位化的電子檔,雲端相簿的出現幫助我們節省了許多整理照片的時間,搭配行動裝置的使用,更能讓我們快速上傳照片,隨時隨地與親友分享生活中值得記錄的每一刻。利用雲端相簿與其他人分享照片時,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保護自已與他人的隱私」。

為什麼我的照片被公開在網路上?
為什麼我的照片被公開在網路上?

同學們,你的家長會不會把你的照片公開在社群網站,和他們的朋友一起分享呢?如果他們這麼做,你會覺得怎麼樣?是覺得開心、尷尬,還是生氣呢?如果你不喜歡大人沒有經過你的同意,就把你的照片公開在網路上,你可以向他們表達你的感受,也要告訴他們應該保護以下的隱私安全項目。

 

相關影片

我的數位足跡
我的數位足跡
資料保護小叮嚀
資料保護小叮嚀
雲端硬碟,謹慎存取
雲端硬碟,謹慎存取
變身情人
變身情人

返回網路隱私小知識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