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認識創用 CC

   2020年7月8日 人氣: 4645   開始朗讀

法律與著作權

主題圖片: 認識創用 CC

網路資料使用的著作權

各位同學在寫作業的時候,是否曾經有過上網查詢資料再將資料複製貼上到報告裡的經驗呢?當你在引用資料時,有沒有注意過自己的行為可能侵犯作者的著作權呢?

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所有的影音圖文作品都屬於「著作權法」的保護標的,當我們引用他人的作品時,需要取得作者的授權或同意,或滿足著作權法第六十五條中「合理使用」的情況,否則就有可能因為違反「著作權法」需要負起相關的法律責任。然而,有些創作者樂於見到自己的創作物在外界流通,更歡迎大眾複製、散布、或是改作,於是「創用CC」(Creative Commons)的概念便因此誕生。

 

「創用CC」基本意涵

「創用CC」指的是:任何人在著作權人所設定的授權條件下,都可以自由使用創用CC授權的著作,不須另外取得授權。創用CC包含了以下4個核心授權要素:

1

姓名標示(Attribution):利用人必須按照著作人或授權人指定的方式,標示出著作人或授權人的姓名。

2

非商業性(Noncommercial):利用人不可以將獲取商業利益或私人金錢報酬當作主要目的來利用作品。

3

禁止改作(No Derivatives):利用人可以重製作品,但不得變更、變形或修改。

4

相同方式分享(Share Alike):如果利用人將作品變更、變形或修改為其他衍生作品,則散布時必須依照相同的授權條件。

 

前面所提到的這4個創用CC的核心授權要素,又可以組合成以下6種主要的授權條款,分別為:

1

姓名標示

2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5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6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這6個授權條款的共通點是,都要求「姓名標示」,並且允許非商業性的重製,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到「台灣創用CC計畫」網站(另開新視窗),進一步了解相關的資訊喔!

相關小知識

妥善運用網路上的圖庫,避免侵權
妥善運用網路上的圖庫,避免侵權

隨著著作權的概念越來越普及,現代人們在使用音樂、圖片等內容時,都需要好好遵守相關授權規則,否則一不小心,就可能讓作品蒙上陰影。雖然知道尋找授權的重要,但真正要使用時又該如何是好呢?就跟著我們一起複習授權的概念,順便收藏一些好看又好用的資源吧!

抄襲?引用?大不同?我要怎樣避免抄襲呢?
抄襲?引用?大不同?我要怎樣避免抄襲呢?

想要完成老師出的作業,問 Google 大神就對了!但是,網路上看到別人的分析跟見解寫得很好,到底可以不可以寫進我的作業中?當然可以囉!但要記得必須正確引用,不然容易引發抄襲的疑慮,不僅「偷」走了人家的心血,也會被老師或學校視為觸犯校規,除了處罰之外,更會賠上自己的名聲。

我這樣用圖合法嗎?一篇文章帶你搞懂創用CC是什麼!
我這樣用圖合法嗎?一篇文章帶你搞懂創用CC是什麼!

想要寫作業或是創作自己的作品時,浩瀚網路就是我們的寶庫,用一張美美的圖、加一段輕鬆旋律,就能打造出不同的著作。不過,使用他人作品時,很容易不小心踩到地雷、侵犯著作權,不只會造成觀感不佳,甚至觸犯法律得不償失。別怕!只要搞懂了創用CC(Creative Commons)的幾項原則,我們就可以輕鬆使用各種素材啦!

網路霸凌的法律責任
網路霸凌的法律責任

網路霸凌指的是,透過上傳文字、照片、影片等形式,持續的對他人嘲笑、辱罵、騷擾、毀謗或威脅,造成對方身心靈傷害的網路不當行為。很多霸凌者認為網路上的互動對真實世界沒有影響,所以他們會做出現實生活中不敢做的事,說出不敢說的話,實際並非如此。網路世界和實體世界一樣都得遵守法律,網路霸凌的行為可能會涉及《刑法》中的誹謗、公然侮辱、恐嚇等罪嫌;以下列舉可能涉及的網路霸凌行為,以及所觸犯的法律規定。

 

相關影片

貪小便宜的代價
貪小便宜的代價
生成式AI好方便?
生成式AI好方便?
智慧財產權-七年級
智慧財產權-七年級
我可以這樣做嗎?
我可以這樣做嗎?

返回法律與著作權小知識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