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教孩子遵守《著作權法》

   2017年12月1日 人氣: 4304   開始朗讀

法律與著作權

主題圖片: 教孩子遵守《著作權法》

我國《著作權法》的立法目的除了保障著作人的權益外,還包括調和社會公共利益與促進國家文化發展,因此,法規也明訂排除保障的範圍,並允許社會大眾對他人著作進行合理使用。雖然這些法規條文可能較為複雜且無法針對個別情況提供明確答案,不過,只要能掌握以下通則,大致就能避免孩子們誤觸法網。

 

1.使用或下載合法軟體:

如果您同意孩子玩線上遊戲,或使用任何一種工具軟體,請幫他們購買正版軟體,或是上網搜尋相關的免費軟體、公用軟體來安裝使用。同時,也要告訴孩子,如果要在線上聽音樂或看電影,應該至合法的數位音樂服務網站或影音商店,購買取得授權的著作產品,千萬不要為了省小錢鋌而走險。  

 

2.引用、轉貼分享前,要先讀與問:

請教導孩子,如果要引用或分享任何著作前應注意閱讀網站標示,許多網站標有著作權/版權聲明,請詳細閱讀,並遵照指示使用這些網站的資料;此外,也要徵求原創同意,孩子可以試著透過email與著作權人聯繫,得到同意後再使用,並標明其姓名或名稱,以及資料出處;另外,應當避免全文抄襲或轉貼,《著作權法》判斷是否合理使用的標準包含使用目的與質量等,所以,若是非營利、少量且標明出處的引用,較能主張合理使用,但並不代表不會被提告,最好還是避免全文或整段的抄襲、轉貼。

 

3.法規公文、純新聞報導、古人名作,可自由使用:

《著作權法》排除保護的範圍主要包括:法規、政府公文、通用的符號、名詞與圖表、單純傳達事實的新聞報導(通常不含新聞評論)、國家考試題目,以及逝世超過50年以上的前人著作。因此,這些是孩子可以自由使用的內容。

 

4.善用創用CC授權著作:

近年來,國內外有些創作者將自己的著作採用創用CC授權 (Creative Commons),在保留部分的著作權下,讓大家在簡易明確的範圍內,自由運用他們的創作。包括: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相同方式分享;所以,您可以教導孩子查看網頁上是否有創用CC授權的標識,若有,就不須特別徵詢著作權人的同意。

 

5.鼓勵孩子自己創作:

鼓勵孩子多搜尋閱讀不同觀點的資料,並於分析比較後,加上自己的看法;或重新以自己的用語表達相似的概念,成為新的創作,這樣不但免去觸法的疑慮,而且還能享有法規的保護。

相關小知識

妥善運用網路上的圖庫,避免侵權
妥善運用網路上的圖庫,避免侵權

隨著著作權的概念越來越普及,現代人們在使用音樂、圖片等內容時,都需要好好遵守相關授權規則,否則一不小心,就可能讓作品蒙上陰影。雖然知道尋找授權的重要,但真正要使用時又該如何是好呢?就跟著我們一起複習授權的概念,順便收藏一些好看又好用的資源吧!

抄襲?引用?大不同?我要怎樣避免抄襲呢?
抄襲?引用?大不同?我要怎樣避免抄襲呢?

想要完成老師出的作業,問 Google 大神就對了!但是,網路上看到別人的分析跟見解寫得很好,到底可以不可以寫進我的作業中?當然可以囉!但要記得必須正確引用,不然容易引發抄襲的疑慮,不僅「偷」走了人家的心血,也會被老師或學校視為觸犯校規,除了處罰之外,更會賠上自己的名聲。

我這樣用圖合法嗎?一篇文章帶你搞懂創用CC是什麼!
我這樣用圖合法嗎?一篇文章帶你搞懂創用CC是什麼!

想要寫作業或是創作自己的作品時,浩瀚網路就是我們的寶庫,用一張美美的圖、加一段輕鬆旋律,就能打造出不同的著作。不過,使用他人作品時,很容易不小心踩到地雷、侵犯著作權,不只會造成觀感不佳,甚至觸犯法律得不償失。別怕!只要搞懂了創用CC(Creative Commons)的幾項原則,我們就可以輕鬆使用各種素材啦!

網路霸凌的法律責任
網路霸凌的法律責任

網路霸凌指的是,透過上傳文字、照片、影片等形式,持續的對他人嘲笑、辱罵、騷擾、毀謗或威脅,造成對方身心靈傷害的網路不當行為。很多霸凌者認為網路上的互動對真實世界沒有影響,所以他們會做出現實生活中不敢做的事,說出不敢說的話,實際並非如此。網路世界和實體世界一樣都得遵守法律,網路霸凌的行為可能會涉及《刑法》中的誹謗、公然侮辱、恐嚇等罪嫌;以下列舉可能涉及的網路霸凌行為,以及所觸犯的法律規定。

 

相關影片

貪小便宜的代價
貪小便宜的代價
生成式AI好方便?
生成式AI好方便?
智慧財產權-七年級
智慧財產權-七年級
我可以這樣做嗎?
我可以這樣做嗎?

返回法律與著作權小知識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