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故事:日本愛知郡豐明市政府8月25日向議會提交草案,建議全市居民在工作、學習和家務外的休閒時間,每天使用智慧手機及其他電子設備的時間限制在兩小時以內。這是日本頭一次對手機使用時間提出立法草案,此議案若通過,預計10月實施。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豐明市議會的這項草案指出,長時間使用智慧手機、平板電腦、電子遊戲等電子設備,可能導致睡眠不足和健康問題,對家庭關係互動產生負面影響,且阻礙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
議員建議,小學生應於晚間9點前,國中生於10點前停止使用電子產品。這項提案不具強制性,未設任何罰則,但市府希望透過此舉改善居民的數位生活型態。如果3C產品用於線上學習、運動輔助或料理教學等用途,則不納入時限計算。
豐明市長小浮正典表示,「兩小時」是參考厚生勞動省「2023年健康增進睡眠指南」的內容,並非硬性規定。他強調,使用電子產品只要不影響健康,尤其是睡眠時間,或不影響家人互動,每天使用超過兩小時也無妨。
小浮正典指出,手機等電子設備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方便且不可或缺的隨身物品,我們鼓勵大家重視3C產品對睡眠時間和家人關係的影響,強調立法目標並非限制公民的權利或施加義務。
這項草案8月底公布以來,引起爭議與廣泛討論。豐明市府接獲百餘通抗議電話並收到許多電郵意見,其中約80%投訴者持反對意見,批評此舉過於理想化,難以實行。不過,也有少數市民表態支持,認為這項草案能引起人們關注,進而正視手機成癮的問題。
另一方面,澳洲政府預定12月10日起,禁止16歲以下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並要求社群平台業者採取措施阻擋未成年用戶,否則最高可處以4950萬澳元(約新台幣9.9億元)罰款。
澳洲聯邦政府委託英國「年齡檢查認證計畫」研究各種驗證社群媒體使用者年齡的方式,包括身分證件驗證、父母同意,及以自拍照或行為特徵判斷使用者的年齡等。8月底公布的報告指出,所有方法在技術層面皆可行,但沒有一體適用的方法。使用自拍照推估年齡的軟體雖能快速辨識使用者的身分,且具高度隱私保障機制,卻對16歲左右群體的誤判率偏高;至於身分證件驗證最準確,但肯定會引發隱私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