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保護兒少 校園將擋TikTok

聯合報/A1版/要聞
馬瑞璿、郭韋綺
2025年10月16日   人氣: 92   開始朗讀

網路沉迷

TikTok影音內容爭議不斷,立委質疑,不禁TikTok恐對兒少身心健康造成影響,數位發展部長林宜敬昨天說,外界雖然一直都有禁止TikTok的聲浪,但因攸關媒體言論自由,若真要禁TikTok,必須要有社會共識;不過,數發部會先從兒少保護開始做起,例如,遮蔽中小學的WiFi連線,限制兒少透過校園網路連線至TikTok。此外,數發部預計在年底前提出「不適合十五歲以下青少年使用」的App清單。

 

在台灣,外界對於TikTok的疑慮主要有三,分別是「資料儲存在哪裡」、「股權是否含有中資」、「是否對兒少帶來危害」,林宜敬昨列席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時,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質詢指出,數發部雖已納管TikTok,但TikTok內容恐對兒少身心帶來影響,呼籲校園全面禁用。

 

林宜敬指出,外界雖對TikTok平台仍有疑慮,但若要禁TikTok,仍需社會共識,關於外界擔心的資料儲存位置,因為TikTok亞洲主要伺服器設置在新加坡,雖仍有資安疑慮,但比起資料儲存在中國大陸要好得多。

 

而數發部現在可以做的,就是先從兒少保護開始做起,會利用科技方法來限制學童使用相關內容,例如,中小學WiFi會直接遮蔽,讓兒少無法用學校WiFi連線至TikTok,但不會盤查個別學生的手機。

 

根據TikTok的規範,十二歲以下孩童不准設立帳號,十三至十五歲青少年開設帳號時,則會對帳號功能進行限制,例如,十三至十五歲用戶帳號預設為「隱私帳號」限制使用直播、私訊等功能,同時,提供「家庭配對」功能,讓家長可以管理子女使用TikTok的時間,希望發揮兒少保護作用。

 

洪孟楷表示,如果以保護兒少為宗旨,不應該只禁TikTok,而應將危害兒少疑慮的App都列出,進行全面檢討,並列出清單做分級制度。

 

林宜敬回應,將與教育部及衛福部討論,全面檢視含TikTok、交友軟體等各類App,建立App分級制度,預計在今年底前提出「不適合十五歲以下青少年使用」的App清單。

 

前金國中一年級鄭姓學生說,同學幾乎人人都有TikTok帳號,常上傳影片,早就是日常社交的一部分,大家手機本來就不會連學校WiFi,幾乎都用吃到飽方案,WiFi禁不禁根本沒差。

 

TikTok以短影音分享平台商業模式崛起,使用者可在該平台分享自己拍攝的短影音內容,這也讓TikTok快速崛起,甚至在二○二一年超越Google搜尋,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網站,對美食、時尚、音樂等流行領域的影響不斷提高。

 

然而,因為所有影音內容都可以上傳TikTok,TikTok平台也充斥著各式吸毒、色情、暴力影片。雖然TikTok表示已在全球設有四萬多名審查員、廿四小時輪班處理影片審查,但各式有害的短影音內容還是充斥平台,兒少還是可能藉由TikTok接觸有害影音內容。

 

相關文章

何謂網路沉迷?
何謂網路沉迷?

網路與3C科技產品越來越普及與盛行,已經是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其中我們可以搜尋資料、與他人互動、觀賞影片、購物休閒等,人們在真實世界的行為與網路上的行為緊密交織,難以區分。雖然網路為我們帶來許多便利,但是如果縱情恣意地沉迷在各類科技與網路形塑的世界裡,真的就沒有任何後顧之憂嗎?

從腦科學探討網路沉迷
從腦科學探討網路沉迷

根據教育部106年調查顯示,國小四年級到六年級學童,網路成癮高危險群(需要找專業心理師、精神科醫師仔細再確認),佔20.40%;國中生網路成癮高危險群,佔23.70%;高中職生網路成癮高危險群,佔32.30%。從數據顯示,目前國小四年級到高中職,約2成左右的學生為網路成癮高危險群,也就是說每5個國高中小學生,就有1個可能會發展成網路成癮。網路世界到底有多大的魔力,讓學生不由自主的沉溺在網路的世界中呢?高雄小港醫院精神科柯志鴻醫生,從人腦的結構與反應解釋網路成癮發生的原因。

相關影片

如果短影音是…
如果短影音是…
網路時代的文明病
網路時代的文明病
眼睛守護戰士
眼睛守護戰士
別讓手遊控制你的生活
別讓手遊控制你的生活

返回網路沉迷新聞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