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路上常見的詐騙手法

   2020年4月16日 人氣: 8376   開始朗讀

社交工程

主題圖片: 網路上常見的詐騙手法

現今各種詐騙像是免費試用、免費MP3下載、線上遊戲或是型男正妹的交友訊息等,都可能會透過手機來電、Apps簡訊、email,以及社群網站的動態時報或留言版等管道,觸及到孩童。

最常見的,就是假冒朋友的身分來降低受害者的警覺心,再藉著研商借錢、請求協助、好康通知等不同的故事情節包裝,誘使別人上當受騙。以下彙整國內常見的詐騙案例,可提供家長提醒孩子們防範注意。

  1. 假冒朋友請求代購遊戲點數:歹徒假冒受害者朋友的身分發送訊息,並以沒空為理由,請求幫忙購買遊戲點數,且允諾事後還錢。但受害者買了點數並傳送序號後,歹徒隨即消失無蹤。
  2. 假冒朋友身分借錢:歹徒假冒朋友的身分寄送email,內容宣稱自己在國外錢包與手機遭竊,無法聯絡上,需要盡快收到匯款協助脫困。但受害者匯款後,歹徒從此音訊全無。
  3. 以超低價販售名牌真品:歹徒偽裝成賣家,在拍賣網站以低於市價的價格,販售名牌真品;但受害者匯款後,沒有收到任何東西,而且也無法聯繫上賣家。
  4. 熱門付費遊戲破解版下載:歹徒以熱門遊戲免費下載為號召,傳送附有下載連結的訊息。受害者點選連結後,進入假網站且輸入個人資料,導致個資外洩。
  5. 先變成好友再要求匯款:歹徒在交友網站認識新朋友,經過一段時間彼此稍微熟悉後,以父母生重病為由借錢。但受害者匯款後,歹徒就此人間蒸發。
  6. 假防毒軟體詐財騙個資:歹徒發送防毒軟體免費下載email,引誘被害人點選連結,結果導致電腦中毒,於是被害人依螢幕上文字指示,線上刷卡購買防毒軟體,不料下載安裝後不但沒有解毒,還造成個資外洩。
  7. 神奇減肥廣告簡訊:不肖商人濫發減肥藥物的手機Apps簡訊廣告,但所販售的藥物含有禁藥成分,受害者購買服用後,反而危害健康。

相關小知識

什麼是「網路釣魚」?什麼又是「釣魚網站」?
什麼是「網路釣魚」?什麼又是「釣魚網站」?

「網路釣魚」是歹徒利用網路騙取個人資料的一種方法,常見的手法是歹徒假冒銀行、學校、政府機關、知名公司等名義,利用電子郵件、簡訊或通訊軟體傳送訊息給你,在訊息中放一個網址,只要點了這個網址,就會連到一個跟官方網站長得很像的假網站,這種網站就叫做「釣魚網站」,如果你沒有注意到這個網站是假的,就直接在網站輸入帳號密碼等個人資料,你的資料就通通被歹徒看光光囉!

常見手機詐騙案例
常見手機詐騙案例

智慧型手機就如同一臺迷你型的筆記型電腦,能用來操作各式各樣的網路服務,電腦網路使用上的各種安全問題,也同樣適用在智慧型手機的情境中,只是可能出現的形式不同,而容易被疏忽。智慧型手機使用上最常見的安全風險,就是來自於簡訊或通訊軟體等傳訊服務的惡意連結,此類的案例多半都伴隨著詐騙。

網路上吸引孩子的詐騙誘餌
網路上吸引孩子的詐騙誘餌

網路上行騙的目的不外乎是騙取金錢與個人資料,嚴重時,還可能危及身體與生命安全。本文彙整了網路上容易吸引青少年且常被有心人士做為詐騙的誘餌,家長可就此提醒孩子,遇到以下情形時,應該提高警覺,千萬不要給予任何回應,以免受害。

聰明看穿電子郵件詐騙手法(下篇)
聰明看穿電子郵件詐騙手法(下篇)

BEC(Business Email Compromise 商務電子郵件入侵)實際常見案例,造成的損失堪比木馬程式與惡意病毒,防範的不二法門即是收件當下的判斷,除了主動自行尋求第二管道查證確認外,也要謹記電子郵件中的陌生網址或附件都不要隨意亂點選、下載,多一些懷疑,就讓自己的個資與電腦受到更多的保護。

 

相關影片

網路詐騙
網路詐騙
謹慎交談
謹慎交談
誰用了我的帳號
誰用了我的帳號
 

返回社交工程小知識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