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常見電子郵件詐騙手法Top 5(上篇)

   2020年3月19日 人氣: 4500   開始朗讀

社交工程

主題圖片: 常見電子郵件詐騙手法Top 5(上篇)

電子郵件的便利性,使其成為駭客攻擊的最佳管道,依據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 165反詐騙諮詢專線的統計,從2016年起,臺灣商務電郵詐騙已逾百起,企業損失超過 1 億新臺幣,近年來此類詐騙數量仍在急遽成長,在2018年因商務電郵詐騙引起的損失金額更高達 2 億元。以下列出2018年主要的五大電子郵件詐騙手法,提供各界參考。

 

一、偽造系統通知信

舉凡密碼過期、授權不足或郵件空間已滿等相關的通知信類型都可能成為詐騙攻擊的前奏。這類偽造信與真正的系統通知信相似度極高,且信中帶有 URL 連結,當使用者點擊信中連結,會導到偽造的釣魚網站騙取使用者的帳號密碼,此外信件中的回覆地址(Reply-To)與寄件地址(From)往往不同。

正確處理方式:

  • 確認信件中連結是否為官方網站。
  • 勿輸入任何帳密資訊。
  • 只透過官方電話與客服人員確認相關服務。

圖一、偽造系統通知信範例

 

二、跨國貿易詐騙信

國際貿易的詐騙信大部分以英文語系為主,有時也會自動翻譯成簡體中文,主要攻擊對象鎖定在跨國貿易公司,其詐騙情境為運送之貨櫃被國外海關扣留,必須支付一筆為數可觀的關稅。信件會附上完整的匯款資訊、物流編號與國際物流公司網站連結。使用者點擊後會導到製作精美的網站,且有完整機制可供查詢,目的在於取信收件者,實際上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詐騙攻擊,值得注意的是此類網站通常沒有安全憑證,且網域建立的日期很新。

正確處理方式:

  • 確認該網站是否有安全連線憑證,若無憑證很有可能就是釣魚網站。
  • 在未查證之前,絕不輕易匯款。

圖二、無安全憑證的假物流網站

 

圖三、經查詢可發現網域是近期建立

 

※本篇圖文經「網擎資訊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授權轉載

相關小知識

什麼是「網路釣魚」?什麼又是「釣魚網站」?
什麼是「網路釣魚」?什麼又是「釣魚網站」?

「網路釣魚」是歹徒利用網路騙取個人資料的一種方法,常見的手法是歹徒假冒銀行、學校、政府機關、知名公司等名義,利用電子郵件、簡訊或通訊軟體傳送訊息給你,在訊息中放一個網址,只要點了這個網址,就會連到一個跟官方網站長得很像的假網站,這種網站就叫做「釣魚網站」,如果你沒有注意到這個網站是假的,就直接在網站輸入帳號密碼等個人資料,你的資料就通通被歹徒看光光囉!

常見手機詐騙案例
常見手機詐騙案例

智慧型手機就如同一臺迷你型的筆記型電腦,能用來操作各式各樣的網路服務,電腦網路使用上的各種安全問題,也同樣適用在智慧型手機的情境中,只是可能出現的形式不同,而容易被疏忽。智慧型手機使用上最常見的安全風險,就是來自於簡訊或通訊軟體等傳訊服務的惡意連結,此類的案例多半都伴隨著詐騙。

網路上常見的詐騙手法
網路上常見的詐騙手法

現今各種詐騙像最常見的,就是假冒朋友的身分來降低受害者的警覺心,再藉著研商借錢、請求協助、好康通知等不同的故事情節包裝,誘使別人上當受騙。以下彙整國內常見的詐騙案例,可提供家長提醒孩子們防範注意。

網路上吸引孩子的詐騙誘餌
網路上吸引孩子的詐騙誘餌

網路上行騙的目的不外乎是騙取金錢與個人資料,嚴重時,還可能危及身體與生命安全。本文彙整了網路上容易吸引青少年且常被有心人士做為詐騙的誘餌,家長可就此提醒孩子,遇到以下情形時,應該提高警覺,千萬不要給予任何回應,以免受害。

 

相關影片

網路詐騙
網路詐騙
謹慎交談
謹慎交談
誰用了我的帳號
誰用了我的帳號
 

返回社交工程小知識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