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IG假捐款真詐騙 多家社福報案

聯合報/A12版/社會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24年4月2日   人氣: 2186   開始朗讀

網路交易

不肖人士於IG發起抽獎、占卜、送樂高等活動,要民眾捐款一八八元至特定社福團體,再藉機套取個資,包括婦援會、伊甸基金會等多家社福團體都成受害者。社福團體已向警方報案,避免稍有不慎捐款帳戶遭凍結,影響營運,也提醒民眾注意。

 

不少社福團體最近在臉書粉絲專頁發表聲明,指有不明人士冒用社福團體名義邀民眾捐款,藉此獲取個資或不法用途,呼籲民眾勿上當。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揭露詐騙集團手法,多先在IG發起捐款抽獎等活動,提供社福團體匯款帳號佯裝要轉帳,再表示匯款失敗,要被害人跟客服人員聯繫,提供一組Line ID供加入。

 

詐團接著假冒客服人員啟動視訊,指示被害者操作網路銀行匯款、甚至貸款,據悉已有人遭騙六十萬元現金,被動貸款七十五萬元。認知協會說,上月十九日起帳號陸續收到兩百多筆一八八元金額匯款,隔日就在協會官網、FB發聲明,並由一位匯款者擔任證人後報案、提告。

 

婦援會也表示收到兩百多筆一八八元的不明匯款,第一時間發現後,就在官網公告,並以「妨害名譽」罪嫌提告。婦援會說,打電話提醒受害民眾時都被誤認為詐騙,顯然影響民眾對婦聯會的信任感;婦援會提醒,詐團往往透過下班時間行騙,民眾收到此類資訊,可於上班時間致電社福團體確認。

 

伊甸基金會則收到五十多筆一八八元不明匯款,伊甸基金會資源發展處處長黃子倢表示,伊甸已開發多元捐款管道,減少民眾暴露個資的機會,民眾可透過電子支付於伊甸官網捐款,捐款證明只需附電子信箱,不必提供身分證字號,希望透過優化流程,爭取民眾信賴。

 

相關文章

網路交易
網路交易

「唐先生打破老婆心愛的花瓶,後來終於在拍賣網站找到一模一樣的花瓶......」這則2003年推出的廣告貼切地說明了網路交易的便利性,也反應出網路交易成為資訊時代新興的一種交易模式與類型,但因為與傳統面對面的交易方式不同,而容易衍生出網路交易詐騙問題。要知道網路交易的內容及類型,如何防範交易詐騙及安全的交易等便顯得很重要。

 

相關影片

加密貨幣是什麼,可以花嗎?
加密貨幣是什麼,可以花嗎?
【微電影:70分女孩】<br>ep5:我的另一個身分
【微電影:70分女孩】
ep5:我的另一個身分
線上購物衝衝衝
線上購物衝衝衝
購物社團便宜又好康?!
購物社團便宜又好康?!

返回網路交易新聞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