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學檔涉造假事件 老師叮嚀 誠信是最高原則

聯合報/A6版/文教.考公職
馮靖惠
2025年6月14日   人氣: 77   開始朗讀

禮儀規範

一名高中生透過大學申請入學管道,錄取多校醫學系,但學習歷程被質疑與事實不符,錄取資格全被取消。升學輔導專家表示,高中生把備審資料公開在社群平台非常危險;高中教師則強調,包裝美化學檔以凸顯自身優勢無可厚非,但誠信仍是最高原則。

 

學習歷程輔導專家黃仕親表示,今年發現非常多高中生都把備審資料,大剌剌公開在社群平台,完全沒有遮掩,「這非常危險,因為你不確定有心人士會拿來做什麼」,也不確定哪部分會發酵。據他所知,不只這名「最佳辯士」高中生,還有好幾名學生都因為公開備審資料遭網暴。

 

黃仕親提醒,如果真的希望在網路上尋求建議,至少把個人訊息遮住,避免任何沒必要的曝光。

 

黃仕親表示,根據過往輔導的經驗中,沒有遇過學生作假,因為大家都知道,被抓到就一定不會有好結果,況且都會放上各類證書佐證。但「膨風」的確有可能,例如某某比賽是世界冠軍,但實際上參與國家不多,含金量並非想像中高,不過教授透過面試都能知道學生是否真的有料,問題並不大。

 

新北高中輔導主任林家妃則表示,對於願意無私上網分享學檔的學生,給予高度的肯定與讚美,但內容資料的真實性一定是最重要的前提。

 

林家妃說,美化學習歷程是根據自身經歷發展發揮,把優點或得獎事蹟更加凸顯,有技巧隱藏自身缺點,這現象無可厚非,但不能把沒有的寫成具備,誠信是撰寫學檔的最高原則。

 

相關文章

孩子螢幕裡的世界:觸控螢幕世代(The Touch-Screen Generation)的數位素養議題
孩子螢幕裡的世界:觸控螢幕世代(The Touch-Screen Generation)的數位素養議題

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帶給我們多元的資訊與便利的溝通管道,也帶給孩子多元的生活與學習型態。國外學者Prensky 2001年提出「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一詞,就是在說明這些出生於1980年後(資訊時代)的年輕族群,他們從小與各種資訊科技一起成長,習慣也熟悉各式科技的使用。而養育數位原住民的父母或教育人員,則稱作「數位移民」(digital immigrant),他們可能長大後,或是因為工作,才會接觸到科技 (Prensky, 2001)。因此,數位原住民與數位移民這二個族群在

網路禮儀規範
網路禮儀規範

二十世紀末網際網路興起,改變了人類的溝通與傳播方式。它的特色及便利性為生活帶來諸多好處,卻也產生前所未有的衝擊與挑戰。但,歸根究柢,它不過是一種工具,造成這些正面或負面影響的是敲鍵盤、點擊滑鼠的使用者。為了不讓自己成為「高科技野蠻人」,在踏上資訊高速公路、猛敲鍵盤之際,實有停下來檢視自己的網路素養及網路禮儀之必要。培養適當的網路使用習慣,並善用網路的優點,避免或降低其帶來的負面衝擊。

相關影片

請登入聊天室
請登入聊天室
另一個我
另一個我
雲端硬碟,謹慎存取
雲端硬碟,謹慎存取
資料保護小叮嚀
資料保護小叮嚀

返回禮儀規範新聞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