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近日有民眾提案,要求國高中在校時間改為早上十時到下午四時,改善學生睡眠不足問題,不到一周超過萬人附議。教團指出,學生睡眠不足有可能半夜滑手機晚睡,家長團體則提醒,學生學習壓力沉重,教育部應檢討課綱是否需要這麼多課程。
教育部表示,本案尚涉及地方政府權責,教育部後續將進行連署提案之研處,並依據「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實施要點」規定於十一月十四日前完成具體回應。
過去,也有人提案建議國高中改為上午九時上課,當時教育部認為影響層面廣泛,最終僅放寬高中早自習與第八節課的彈性參與。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現在課綱涵蓋的課程就是這麼多,要務實面對課程問題。
全中教理事長史美奐也說,提案內容等同每天平均少兩節課,要符合這樣的上課時數就得從課綱開始修,且提案認為應移除的「非必要課程」很難定義,如學生討論提到的班會課、週會課,是學生學習民主提案、投票的重要機會。
台灣家長教育聯盟常務理事謝國清說,問題的根源在於課綱過於繁重,教育部應檢討是否真的需要如此龐大的課程量。過度的課業不僅壓垮學生,也讓家長承受龐大焦慮與經濟壓力,若能適度減少課業負擔,將有助學生與家長減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