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療技術進步、人類平均壽命延長,但近期發布的「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發現,青少年與年輕成人的死亡率逐年提升,敲響全球公共衛生領域的一記警鐘。
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刊登的「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12日在德國柏林舉行的「世界健康峰會」(World Health Summit)發表。這項由全球1萬6500名科學家參與,分析30多萬組數據的大規模研究顯示,截至2023年,全球204個國家與地區的整體死亡率,比起過去顯著下降。
全球人類的平均壽命雖然自1950年以來,延長超過20年,其中女性平均壽命達76.3歲,男性則為71.5歲,但在這個看似樂觀的數據當中,青少年與年輕成人的死亡率卻逆勢上升。
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研究所(IHME)所長莫瑞(Christopher Murray)指出,「我們看到青少年死亡率上升的趨勢,北美地區尤其明顯,這是不容忽視的警訊。」
德新社報導,新冠肺炎於2021年曾是人類的頭號殺手,但到了2023年已退居第20位。隨著人口老化加速,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及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等疾病的致死率卻持續上升。
研究顯示,高血壓、吸菸、高膽固醇、糖尿病與肥胖仍是全球健康的最大威脅。2010年到2023年,身高體重指數(BMI)超標導致的疾病負擔成長11%,高血糖則增加6%。此外,空氣汙染中的懸浮微粒、鉛暴露量,以及新生兒出生體重不足或早產等因素,也對健康構成重大危害。
放眼全球,5歲至14歲幼童的主要健康隱患為缺鐵,其次為飲用水不乾淨、衛生條件差,以及營養不良等。對於15歲至49歲的青少年與中年群體而言,最主要的健康風險是不安全的性行為與職業傷害,其他風險因子則另有BMI超標、高血壓及抽菸等。
IHME專家呼籲,各國應調整公衛策略,避免讓資源過度集中在年長群體,反而需要強化針對年輕世代的疾病預防措施。
●焦慮與憂鬱症增加 心理問題日益惡化
焦慮與憂鬱症在青少年及年輕族群中日益嚴重,在北美等高收入國家,20歲至39歲群體的死亡率漲幅最大,主要與自殺、藥物濫用與酗酒息息相關;東歐、加勒比海地區及撒哈拉以南非洲(Sub-Saharan Africa)地區則以傳染病與意外傷害為主。這些原因表明,青年死亡率上升的背後,不僅是疾病問題,更反映社會、經濟與心理層面的挑戰。
研究指出,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全球年輕世代共同面臨的一大關鍵挑戰。焦慮與憂鬱症的發病率近年大幅增加,其中又以女性病患增加最多。專家認為,社群媒體壓力、長期使用電子產品、家庭與社會環境變化等,都可能是造成心理疾病的原因。
莫瑞坦言,「我們還無法確定是哪些因素造成這場心理健康危機,究竟是社群媒體影響,還是新冠肺炎疫情之後孤獨的生活方式?這些都需要深入研究。」
他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無疑讓年輕世代的心理健康狀況惡化,許多年輕人在避疫封鎖期間失去人際關係與情感上的支持,導致心理問題層出不窮。
●近半數健康問題 調整習慣可預防
研究團隊分析指出,全球近半數的健康問題其實是可預防的。學者分析,致病與早逝的主要風險包括高血壓、空氣汙染、吸菸、酗酒與肥胖等,雖然各國的風險程度不同,但都能透過公衛政策與調整生活習慣來改善。
報告指出,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等非傳染疾病占全球健康負擔約66%,若能改善飲食、運動習慣與心理健康照護,便可顯著降低年輕世代的死亡率。
●公衛資源短缺 加劇青少年死亡率
在非洲等中低收入國家,青少年死亡的主因與北美截然不同。研究顯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5歲至14歲青少年與幼童的死亡率,比學者先前估計的更高,而主要死因包括傳染病、交通事故與意外傷害。此外,15歲至29歲女性的死亡率比過往預期的數據高出61%,其中懷孕與生產相關的併發症、腦膜炎與交通事故都是非洲年輕女性面臨的主要威脅。
英國「衛報」報導,總部在肯亞的非營利組織「Amref Health Africa」執行長吉塔希(Githinji Gitahi)表示,非洲地區25歲以下的年齡族群占總人口的60%,代表青少年健康問題攸關整個非洲大陸的未來。他呼籲各國政府設定「以青年為主的公衛目標」,將年輕人的健康照護列為優先要務。
部分低收入國家仰賴國際援助提供基礎醫療、疫苗與藥品,但近年全球衛生資金銳減,導致弱勢國家的醫療資源缺乏、醫護與公衛人員短缺,加劇青少年死亡問題。
共同創辦IHME的艾曼紐拉‧賈齊杜教授(Emmanuela Gakidou)指出,「如果國際援助繼續下降,這些國家將失去維持初級醫療的能力,醫療差距會擴大,年輕人的健康風險也會隨之提升。」
●照護年輕族群 等同投資國家未來
面對這場全球化的隱形新興危機,專家一致呼籲各國政府將年輕人的健康納入核心政策。除了改善醫療體系與心理健康資源,也要加強教育與社會支持,從根本預防藥物濫用、自殺與意外傷害等悲劇。
吉塔希說:「健康不是支出,而是投資。建立更強大的衛生系統,照顧年輕族群,就是投資國家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