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3C育兒省事 專家示警:影響腦部發育

聯合報/A6版/生活.專輯
記者沈能元、林則澄╱台北報導
2024年10月28日   人氣: 2660   開始朗讀

數位康健

三C保母省事方便,但專家警告,如讓幼兒長期獨自使用三C產品,除了造成過動、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還可能影響腦部發育,腦容量減少,增加發展遲緩、反社會人格等風險,甚至在青少年時期引發網路成癮。

 

台灣小兒神經醫學會昨舉辦第四屆兒童發展學術研討會,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聽語系主任翁仕明以「幼童早期過度使用三C產品的長期神經發展」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他說,許多家長離不開三C產品,孩子耳濡目染,但幼童十歲前處於大腦成長、發育、神經相互鏈結等高峰,如長期沉浸於短影音、遊戲中,容易導致其過動、注意力不集中。

 

「三C可說是現代鴉片」翁仕明表示,在三C保母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容易網路成癮,國外研究證實,網路成癮問題如同酒精成癮、藥物成癮,很難戒斷。家長應及早關注幼童使用三C產品的頻率,避免積重難返。

 

新竹馬偕兒童醫院兒童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柯信如表示,三C產品對於零歲至學齡幼童來說,其影響為全面及負面的,可能造成語言發育遲緩,連帶閱讀、理解、認知等能力下降,數學表現也較差,可能出現自閉、過動等情緒行為,甚至反社會人格。

 

她曾收治一名三歲無法與人溝通的小朋友,阿公、阿嬤隔代教養,平時家裡開著電視,或是讓孩子觀看手機影片,長期下來,孩童不哭不鬧,就醫確診為發育遲緩。經強烈建議,別讓孩子看電視及手機螢幕,家長多陪伴聊天、運動,二個月後,他說話及溝通能力明顯提升。

 

 

18個月以下不應使用

 

如何限制幼兒使用三C產品?翁仕明表示,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十八個月以下幼兒不應使用任何三C產品,二至五歲幼童每天使用一小時為限,五至六歲為斟酌使用。

 

他以家中就讀小四的孩子為例,平均每天自行使用手機的時間僅十分鐘,內容均由大人篩選過,藉此降低三C的負面影響。

 

 

讓孩子養成運動習慣

 

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系主任詹元碩建議,家長應試著讓孩子養成運動習慣,且最好為團隊運動,研究證實運動可提升大腦神經適應調節、活化大腦功能連結。也可參觀博物館、美術館,藉此改善焦慮、抑鬱,並提高抗壓性。

 

「打不贏,就加入」詹元碩說,現代人離不開數位生活,無法避免兒童接觸三C產品,家長應該多陪伴孩子,切忌讓幼兒獨自使用三C,另將體感遊戲結合運動,設計成為跳舞機、太鼓達人,讓孩子邊跑、邊跳、邊闖關,就能遠離數位成癮。

 

相關文章

IG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
IG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

自從2010年Instagram(IG)興起,提供了一個免費以圖像及影音為主、文字為輔的社群應用軟體,從此成為網路上一個重要的社交平臺,受到網路使用者的歡迎及廣泛使用。然而,當IG進入人們生活的同時,對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會不會產生什麼心理影響,值得我們探討。本文從2021年臉書弊病的揭發開始說明,其次探討IG的使用對青少年可能的心理健康危害,最後向家長、教師和青少年提出因應之道。

3C人的生理健康
3C人的生理健康

由於現代人對3C依賴程度日益加深,因此長時間使用3C所衍生對健康的不良影響也逐漸出現。將這些傷害減到最低,便可當個快樂又健康的3C人囉!

相關影片

如果短影音是…
如果短影音是…
網路時代的文明病
網路時代的文明病
眼睛守護戰士
眼睛守護戰士
別讓手遊控制你的生活
別讓手遊控制你的生活

返回數位康健新聞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