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熟人好騙 主管遭秘書騙三千萬

聯合報/A14版/綜合
記者張裕珍、吳傑沐╱連線報導
2024年7月16日   人氣: 1875   開始朗讀

網路交易

詐騙不只要防範陌生人,也要當心熟識親友,有時親友騙得更大。警方說,詐騙案件主要是運用人性弱點和盲點詐財,利用溫情與友情攻勢,頻繁互動取得信任,但任何投資都伴隨著風險,絕沒有「保證獲利」、「穩賺不賠」,上市櫃企業更不可能私下交易。

 

苗栗縣之前爆發幼兒園女園長涉嫌以投資幼兒園名義詐騙家長、親友,十年來吸金至少六千萬元;新竹地區一名科技業高階主管也遭到相識多年的女秘書詐騙,以投資事業、買賣車輛等理由,陸續騙走三千萬多元,包含其他同事、親友,受騙金額八千萬多元,眾人已向法院提告。

 

「把她當家人般對待,沒想到卻是騙子。」受害者之一黃姓高階主管說,涉嫌詐欺的彭姓女秘書曾任公司董事長秘書,雖已離職,但仍和業界聯繫,二年前先找過去熟識同事、親友投資,甚至對外搬出她與董事長名義,取信其他投資人;他被騙上千萬元投資三C產品,中間陸續「返利」,但後來才得知彭女也找其他人投資,實際上挖東牆補西牆,最後還不出錢。

 

新竹市警方表示,即便是熟識親友邀投資也要審慎,投資詐財也常見交友型態,噓寒問暖再勸投資,用零風險、保證獲利等話術吸引;親朋好友間詐騙則常見「報好康」投資未上市股票、靈骨塔等產品。

 

苗栗資深刑警何文輝說,詐團常見術語是以投資利潤很好來遊說,「這投資只給你,別人沒有,不要告訴任何人,否則就會被別人分走利潤」,以此不斷吸收親友投資,收到的利息也是其他被害人投入的金額,至始至終你並非真正的投資者,而是詐騙的被害人。

 

何文輝說,透過合法的交易管道才有保障,對於不明投資管道或網路連結,甚至是親友間的介紹,仍須小心且多方查證;另外,透過私下交易投資入股可能是詐騙,可搜尋券商的網站查詢上市的相關訊息,避免受害。

 

相關文章

網路交易
網路交易

「唐先生打破老婆心愛的花瓶,後來終於在拍賣網站找到一模一樣的花瓶......」這則2003年推出的廣告貼切地說明了網路交易的便利性,也反應出網路交易成為資訊時代新興的一種交易模式與類型,但因為與傳統面對面的交易方式不同,而容易衍生出網路交易詐騙問題。要知道網路交易的內容及類型,如何防範交易詐騙及安全的交易等便顯得很重要。

 

相關影片

網路詐騙
網路詐騙
謹慎交談
謹慎交談
加密貨幣是什麼,可以花嗎?
加密貨幣是什麼,可以花嗎?
【微電影:70分女孩】<br>ep5:我的另一個身分
【微電影:70分女孩】
ep5:我的另一個身分

返回網路交易新聞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