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搜尋標籤 #假投資真詐騙 的結果

教材教案

網路詐騙
網路詐騙
謹慎交談
謹慎交談

焦點新聞

Threads詐騙廣告增 數發部擬納管

Meta(臉書母公司)詐騙廣告不斷,日前遭數發部開罰一百萬元,據了解,數發部將再度開罰,最快本周公布罰款金額,Meta總部高層已預計七月來台拜會政府打詐相關官員。

刊登詐騙廣告遭罰 臉書高層將來台

Meta(臉書母公司)詐騙廣告不斷,日前遭數發部開罰一百萬元,據了解,數發部將再度開罰,最快本周公布罰款金額,Meta總部高層已預計七月來台拜會政府打詐相關官員。

卓揆要求 平台加註防詐警語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最新詐騙趨勢為案件數下降金額卻上升,要求平台加註警語提醒用戶;日前Meta旗下公司臉書因廣告資訊揭露不完整挨罰百萬,數發部說,近期再收到類似案件廿三件,待Meta提交陳述意見書後,開會討論是否裁罰。

檢察官憂 虛擬幣洗錢 已成國安問題

虛擬貨幣問世不到廿年,不僅改寫貨幣交易模式,更成為不法吸金工具,有官警指出,目前國內洗錢八成以上藉由虛擬幣。曾破獲國內首宗大型虛擬幣交易所洗錢案的台中地檢署檢察官張富鈞直言,詐團以虛擬幣洗錢,金額動輒數億元、甚至上百億元,已成為國安問題。

假網站坑百人5000萬 科技老闆等8人落網

嘉義縣蔡姓工程師是科技公司負責人,去年疑與屏東縣許姓金主合作,以每月5萬元酬勞,替許設計投資虛擬貨幣的假網站,詐騙被害人,至少百人受害,損失逾5000萬元。檢警去年至今年4月收網,帶回許等涉案8人,許遭羈押禁見。

誠信金融論壇 金管會副主委談打詐 莊琇媛促善用科技 打造全民防詐網絡

金管會副主委莊琇媛昨(10)日說,打擊詐騙關鍵是前端的「識詐」,只要民眾可辨識金融詐騙,就可以降低被騙的風險,她也坦言,科技發展讓詐騙無國界,金融業如何用科技來防詐、阻詐就變得更加重要。

數發部政務次長 林宜敬 打擊詐騙 要從源頭遏制

面對詐騙手法不斷推陳出新,數位發展部政務次長林宜敬昨(10)日指出,打詐是好人與壞人之間的不斷攻防,面對詐騙手法不斷更新,打詐行動更須以科技對抗科技詐騙、以AI對抗AI詐騙,以網路社群機制對抗網路社群上的詐騙,其中在金融詐騙上也更應該透過聯防機制達到打擊詐騙。

證交所曝光15類詐騙手法

為提升投資人對詐騙的防範意識與警覺性,臺灣證券交易所於去年8月建置「反詐騙聯防行動專區」,目前規畫15種類型詐騙手法,讓證券商可依個案勾選相關類型,系統將自動新增對應的提醒與警語,降低受害機率。

破解騙局 三個方法自救

證券周邊單位及證券商反詐騙資源日益完善,證交所呼籲,若投資人遇到可疑情況,冷靜多查證,善用「把握黃金48小時、向證交所求證管道、辨別詐騙最新手法」等三大對策,並多加利用內政部警政署165全民防騙網及165專線諮詢。

證交所攜LINE TODAY打詐

近期有詐騙集團以「台灣證券交易」一字之差假冒「臺灣證券交易所」名義對外訛騙。為提升全民防詐能力,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在LINE TODAY理財專區推出「特企專區-證交所防詐」,結合證券商資源規劃一系列反詐教學,協助投資人預警識破詐騙手法。

第一金阻詐 AI警示上陣

為遏止金融詐騙活動,行政院提出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2.0版,並從「識詐、堵詐、阻詐、懲詐、防詐」升級為五大面向持續推展跨部會合作。

融資公司勾結詐團 騙房產詐現金

警方今年首波全國同步打擊詐欺,查獲有融資公司勾結詐騙集團,替被害人辦理抵押房產借貸,向廿人騙走一億元,另破獲假精品代購網路平台,誘使大陸人提供人頭帳戶及匯款購買泰達幣,替詐團洗錢,經手四點五億元。

想賺快錢 假投資乘虛而入

警政署統計,去年全國被詐騙的青壯年人數,遠高於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至於被詐騙的案件類型,十八歲以上的被詐騙人,假投資詐騙都居冠,專家推斷與年輕人低薪、想賺快錢的心態有關。

彭淮南遭冒名投資詐騙

中央銀行前總裁彭淮南遭詐騙集團冒用名義,向民眾謊稱彭淮南已加入其投資理財群組,央行昨天表示,彭淮南從未直接或間接加入任何社群媒體,呼籲民眾不要受騙上當。

假出金網詐193億 42人聲押獲准

全台最大「假出金」詐騙集團,涉協助三千○八十一個假投資網站假出金六點三億,使投資民眾誤信獲利、持續投資大量資金,台北地檢署指揮新北市刑大「斬金」破獲詐團,聲押四十二人獲准,初步清查全台被害人至少七○七五人,財損高達一九三億元。

被詐者買虛擬幣 警逮非法幣商

台北寓祐OTC工作室林姓、劉姓女店員與高雄陳姓男子,分別交易泰達幣卻未依法登記遭刑事局查獲,為首件以洗錢防制法新制偵辦的虛擬貨幣實體店面及個人幣商。寓祐有卅八名買家是詐欺被害人,警方清查是否勾結詐騙集團協助洗錢。

虛擬資產金融交易 訂四門檻

金管會盯防詐,近期發函要求金融機構針對虛擬資產服務商,要有四道門檻,主要配合「虛擬資產服務洗錢防制新規定」上路,搭配金管會2025年金檢重點納入虛擬資產業者(VASP)專案金檢,代表虛擬資產服務商的金融交易防範洗錢措施更嚴格。

警示帳戶聯防通報 列12種詐騙手法

知情人士透露,依金管會指示,銀行公會周一(去年十二月卅日)開會討論訂定「警示帳戶聯防通報機制」,其中受詐騙民眾未來若要請求金融機構協助通報其他金融機構追查詐款流向,避免錢被詐團轉走,必須簽署切結書,切結書列出最常見的十二種詐騙態樣,便於受詐民眾向金融機構通報。

虛擬幣詐騙 留心兩手法

川普當選後,比特幣一度衝破10萬美元大關,掀起投資熱潮,卻也冒出不少假冒臺灣證券交易所名義的詐騙案。證交所提醒,虛擬貨幣詐騙案常見兩手法,一是假意介紹好康工作機會,另一是虛假交易程式,民眾一定要提高警覺。

臉書誤信假投資 警:已鎖定車手

台北市一名婦人投資遭詐騙一二○○萬元,前天與女兒被發現陳屍住處,兩人留有遺書,檢方昨相驗認定無他殺嫌疑。警方查出,婦人誤信飆股假投資,已掌握向婦人取款的詐騙集團車手黃姓男子身分追緝。

詐騙新手法 假冒承銷商

日前詐騙集團謊稱盈銓公司獲得台積電承銷許可,投資人可透過盈銓的【資沖帳戶】進行台積電【AI-高股息】認購申請,並散布盈銓公司與台積電、櫃買中心(Taipei Exchange)有合作關係等誤導民眾之不實報導。

5D反詐行動 五不護身

詐騙已是全民公敵,臺灣證券交易所挺身站出來,引領證券市場對抗投資詐騙。化身打擊詐騙大隊長的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昨(24)日表示,因應詐騙盛行,證交所將推出「5D反詐行動」,將從三大核心推動方向努力。

打工涉當車手 法律大一生收押

中部某私立大學法律系學生鄔姓男子涉擔任假投資詐騙集團車手,向被害人取款時被警方逮捕,稱上網應徵業務工作,還說「才剛念而已不懂法律」,檢方依詐欺罪聲押獲准。另外,刑事局偵破竹聯幫成員許姓男子為首車手集團,查出鄭姓車手曾延遲提領一百萬元贓款,拖到帳戶被警示領不出,被詐團送至柬埔寨機房工作半年抵債。

打詐通報 數發部要用AI對抗AI

數位發展部長黃彥男上任百日,昨端出「打詐通報查詢網」、「百億投資AI新創實施方案」兩項新成果。他表示,上任之初即已規畫「推動打詐工作」、「強化數位韌性」及「發展數位經濟」等數位發展三支箭,希望兼顧防弊與興利,提升國家數位競爭力。

防詐騙 掌握三不三要

臺灣證券交易所表示,投資詐騙猖獗,犯罪手法也不斷推陳出新,伴隨社群媒體崛起,若投資人驚慌失措缺乏理性,很容易讓詐騙集團有機可乘,如何提升民眾反詐意識,是證交所近年積極宣導的重點任務。

熟人好騙 主管遭秘書騙三千萬

詐騙不只要防範陌生人,也要當心熟識親友,有時親友騙得更大。警方說,詐騙案件主要是運用人性弱點和盲點詐財,利用溫情與友情攻勢,頻繁互動取得信任,但任何投資都伴隨著風險,絕沒有「保證獲利」、「穩賺不賠」,上市櫃企業更不可能私下交易。

立院初審 境外平台未配合防詐 可罰1億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昨初審通過打詐專法「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規範一定規模的境外網路廣告平台業者若未在台設法律代表人、不配合移除詐騙廣告,最重可罰一億元,並將鉅額詐欺罪門檻降至五百萬元,另加碼增訂因犯罪獲利達一億元者,最重可關十二年、處三億元罰金。

3萬則假投資廣告下架 臉書占9成

社群網路平台投放假投資廣告問題層出不窮,刑事局今年一至三月通知網路平台下架三萬四○五五則假投資廣告,其中臉書三萬二一○四則,占九成以上;被冒名人士以財經名人、企業領袖合計占八成居多。刑事局說,網路平台僅配合下架,未落實源頭管理,詐騙難根除。

先拿錢不覺詐 小白入圈套

儘管上周五台股暴跌,但台股先前一片榮景,使得投資股票成為全民運動,許多不具備專業投資知識的投資人前仆後繼投入,有心人士架個網站,再透過臉書、LINE或Instagram加以宣傳,就可化身為投資大師開班授課,卻有民眾誤信其言,向所謂的資融公司借錢,最後落得投資失利、背負高利借款兩頭空。

政院打詐新四法 納管虛擬貨幣

行政院會昨通過「打詐新四法」,將幣商納入管制,未來提供虛擬資產、第三方支付服務的事業或人員須完成洗錢防制、服務能量登記或登錄,違者最重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併科五百萬元以下罰金,國外幣商也要在國內落地;另要求TikTok、臉書等一定規模的境外網路廣告平台業者須設法律代表人,違者可重罰兩千五百萬元,最重可封網。

虛擬幣神話 誘騙投資小白入局

「一開始,我是以一顆2元跟業務員簽約買入海神幣,投資一年,幣值跌到剩零點幾元,那時業務員解釋,疫情影響5G普及,要我再等等」,上班族Alice是在四年前接觸有「5G幣」之稱的海神幣。

下架近5萬則 假投資廣告不斷

政府部門積極打詐,針對詐騙集團在網路平台投放假投資詐騙廣告,假冒財經、政商等公眾人物招募投資,刑事局半年通知網路平台下架近五萬則涉及假投資廣告,卻發現通知下架廣告內容仍持續出現,呼籲平台業者應負起社會責任,落實源頭管理。

虛擬資產交易 找合法平台

近年民眾投資虛擬資產風氣日漸興盛,虛擬資產詐騙案例日漸增多,特定交易平台宣稱可提供高額獲利,並透過網路社群或交友軟體吸引大眾投入資金,不過事後投資人想將資金匯回時,才發現虛擬資產價格大幅下跌蒙受鉅額投資損失,或遇對方失聯方知受騙上當。

投資詐騙廣告通報量、民眾陳情案 雙創新高

詐騙頻傳引發龐大民怨,儘管政府成立打詐國家隊與打詐辦公室,但詐騙案不減反增,今年投資詐騙廣告通報量與民眾陳情詐騙案,同步創新高。

詐團新陷阱 抽股賺價差

近期媒體報導詐騙集團勸誘民眾加入LINE投資群組或是下載投資App,宣稱可以獲得抽股票賺價差的好康訊息,並聲稱有特殊管道,可參加股票抽籤,不限張數、中籤率高,且有專人通知必須馬上匯款至指定帳戶,否則可能會被取消交易,錯失獲利機會。櫃買中心表示,這是詐騙集團的陷阱,投資人千萬別上當。

理財最怕詐騙 王儷玲:勿信保證獲利

國發會預估,我國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每五人就有一位是六十五歲以上,國人平均壽命延長,老後人生必須提前準備。聯合報推出退休準備指標,認為財務、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和自在獨立是退休準備的核心能力。財務是退休生活的基石,但最近詐騙猖獗,專家呼籲退休投資應尋求專業認證人士協助,以免影響老本。

台中投資詐欺 涉及金額逾14億

網路投資詐騙猖獗,台中市議員張玉嬿昨質詢說,她的臉書頭像被盜用,被歹徒用來報股票明牌,幸好支持者及時發現;議員陳淑華說,今年1至10月警方阻詐9億元,詐騙查扣金額5.5億元,等於詐騙涉及金額超過14億,黑數可能更多。警察局長李文章說,中市詐欺發生數、財損金額六都次低,將加強查辦。

證交所教戰防詐三招

網路金融詐騙再出新招,除利用高獲利或假冒名人廣告外,近期結合時下流行的AI、虛擬貨幣等熱門話題,騙取民眾錢財。對於避免成為詐騙集團眼中的網路肥羊,臺灣證券交易所提出三大教戰守則,包括檢視廣告圖片、查詢是否為金管會核准營業業者、查詢是否為金管會核准金融商品。

 

重新搜尋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