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補教師帶走教材創業 遭控侵權1.2億

聯合報/B1版/全台焦點
記者石秀華╱高雄報導
2024年8月27日   人氣: 902   開始朗讀

法律與著作權

曾任警職的郭姓男子20多年前涉入警大二技招生舞弊案遭判刑,出獄後在高雄專授警察特考的知名補習班當教師,業者卻指控他去年5月離職後涉帶走其所編教材及學生名單創業,違反保密協定,檢警日前清查郭涉侵權金額1.2億餘,依違反妨害電腦使用罪等罪偵辦中。

 

據了解,郭男曾是警察大學電算中心前代主任,當年收賄逾4000萬元,以電腦協助警專考二技學生竄改成績,幫助錄取,被依貪汙罪判刑15年,服刑完畢,他以一技之長轉職到補習班授課,未料離職後,老東家控訴他帶走授課教材和學生名單自行創業,捲入侵權爭議。

 

刑事局智慧財產權偵查大隊偵三隊警方去年11月接獲知名補習班業者報案。警方4月前往郭住處搜索,查扣警察資訊課程教材等證物,不過郭否認有侵權,聲稱「誤解營業秘密法法律」,帶走的教材都是由他所編創,且保密協定僅要求不能在別人公司工作,他創業採線上教學,並不違背協定。

 

警詢後移送高雄地檢署偵辦,檢方訊後請回。

 

相關文章

妨害電腦使用罪
妨害電腦使用罪

為因應網路日益普遍後所帶來的各種破壞電腦等犯罪問題,我國刑法於2004年6月25日新增刑法第三十六章妨害電腦使用罪,用以規範上述各種類型的網路犯罪。

網際網路相關法規及條文
網際網路相關法規及條文

利用網路散佈妨害他人名譽之言論。依據我國刑法規定,故意以文字、言語或圖畫方式,將毀損他人名譽之事散布於眾,即可能觸犯第二十七章所規範之妨害名譽及信用罪。換言之,參與網路世界各種活動的網友們,看不見對方的長相,只有代號而不知道真實姓名,但是網路世界仍屬公眾場所,張貼在留言板或討論區的言論,無論是以文字或圖畫呈現,該言論仍可被不特定的網友閱讀,因此,仍適用現實社會中的法律。

相關影片

貪小便宜的代價
貪小便宜的代價
智慧財產權-七年級
智慧財產權-七年級
我也是大導演
我也是大導演
歡迎光臨我的家鄉
歡迎光臨我的家鄉

返回法律與著作權新聞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