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YouTuber「眾量級」成員Andy,日前上傳影片指控前女友一家各種罪狀,連經營十年的頻道都被「整碗端走」。事件曝光後,Andy自己的個人頻道,三天迅速拉到兩百萬訂閱數;而粗估此事件網友紛紛「斗內」支持,觀看率總額估算已累積超過七百萬次。
這種虛擬世界的群聚效應和速度,實在可怕。網紅的「紅」,原本是知者追隨,不知者一問三不知、沒有交集。但因為大眾媒體的宣傳下,Andy成為更快速的「關鍵詞」,很多人有邊沒邊的沾上搏流量,更有大批正義人士,想要用訂閱方式,主持他們認為正義的一方。
網紅之間的拆夥或對決,往往成為話題焦點,進一步強化了「對立氛圍」。觀眾在觀看這類事件時,容易形成「站隊」心態,甚至參與攻擊某一方,這不僅讓網路社群氛圍更加激化與極端化,也使得人際關係變得更加脆弱與功利化。
這種速成的網紅現象背後,隱藏著諸多社會問題,包括價值觀的扭曲、流量至上的競爭模式,以及個人隱私與心理健康受影響的代價。
網紅選擇誇張言行、爭議話題,甚至製造對立與衝突來吸引流量,這使得「網紅產業」的發展逐漸走向極端化,觀眾對於刺激性內容的需求也不斷升高,造成惡性循環。
許多想成為出色網紅的素人,為了維持熱度,必須長時間創作內容、與觀眾互動,甚至時刻關注數據變化;焦慮、憂鬱、倦怠感,已經成為這類以網紅為職志和賺錢工具者的常見問題。
此外,當網紅面臨輿論壓力、爭議事件時,可能遭受網路霸凌、惡意攻擊,甚至影響人際生活與心理健康。
然而,幾百萬的關注,這是過往「舊媒體」難以達成的目標,難怪太多人熱中此途。網路與手機連網綁住受眾的牽制力,觀眾是否能「理性消費內容」,不要讓「流量至上」成為唯一標準,更加重要。
總結來說,網紅文化改變了影視娛樂產業,甚至影響了年輕一代的價值觀。雖創造出許多有深度與啟發性的創作,但它的速成模式也帶來諸多社會問題,諸如膚淺、瑣碎、視覺碎片化的反應。在無可避免下一個Andy事件出現的同時,我們應該在享受網紅內容的同時保持思考,避免被「流量至上」的遊戲規則牽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