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英少女玩VR 控遭集體性侵

聯合報/A9版/兩岸.國際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
2024年1月6日   人氣: 19707   開始朗讀

法律與著作權

英國每日郵報日前獨家報導,該國警方正調查一宗離奇的元宇宙虛擬性侵案。據悉一名未滿十六歲的少女在玩虛擬實境(VR)電玩時遭多名成年男性玩家「攻擊」,成為英國首起正式受理並調查的元宇宙性侵案。

 

據報導,受害少女在沉浸式電玩中的「分身」,遭其他不認識的成年男玩家「集體性侵」。由於案發現場是在虛擬平台,她的身體並未真正遭侵犯,也沒有傷勢,因此引發外界就現行英國法律對網路世界適用範圍的疑問。

 

英國內政大臣柯維立對此說,他知道很多人覺得,這又不是真的,何必「小題大作」,但VR的真實感令人難以置信,「我們在討論一個受創的孩子」,而且在虛擬世界對其他人造成如此創傷的玩家,很可能在現實世界也會如法炮製。

 

不過,由於英國現行法律規定,性侵被界定為未經同意發生身體上的性接觸,故警方坦言,即使透過IP追查到嫌犯,依法恐無法起訴。

 

科技公司Meta發言人則對本案表示,元宇宙平台無法容忍這種行徑,「我們對所有用戶自動開啟『個人邊界』的保護功能,使陌生人不能在距離幾英尺的範圍內接觸你」。

 

相關文章

妨害電腦使用罪
妨害電腦使用罪

為因應網路日益普遍後所帶來的各種破壞電腦等犯罪問題,我國刑法於2004年6月25日新增刑法第三十六章妨害電腦使用罪,用以規範上述各種類型的網路犯罪。

網際網路相關法規及條文
網際網路相關法規及條文

利用網路散佈妨害他人名譽之言論。依據我國刑法規定,故意以文字、言語或圖畫方式,將毀損他人名譽之事散布於眾,即可能觸犯第二十七章所規範之妨害名譽及信用罪。換言之,參與網路世界各種活動的網友們,看不見對方的長相,只有代號而不知道真實姓名,但是網路世界仍屬公眾場所,張貼在留言板或討論區的言論,無論是以文字或圖畫呈現,該言論仍可被不特定的網友閱讀,因此,仍適用現實社會中的法律。

相關影片

貪小便宜的代價
貪小便宜的代價
智慧財產權-七年級
智慧財產權-七年級
網路詐騙
網路詐騙
誤觸法網的阿豪
誤觸法網的阿豪

返回法律與著作權新聞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