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小心遊戲成癮 家長要約法三章

聯合報/B2版/北部要聞
記者洪子凱、林麗玉、江婉儀╱連線報導
2024年6月13日   人氣: 1701   開始朗讀

網路沉迷

寶可夢遊戲機台夯,衍生學童沉迷、花錢問題,專家指出,這類機台讓孩子有挑戰及成就感,過度就會成癮,家長要和孩子約定玩機台時間,或幫孩子規畫其他活動。家長則說,很多是大人陪小孩玩,要一同學習克制。

 

兒福聯盟發言人王定正指出,兒盟去年調查兒少平均上網遊戲時間每周達32.2小時,比3年前多5個小時,後疫情時代,孩子愈來愈習慣上網、玩遊戲等,成癮原因包括雙薪家庭爸媽下班晚、孩子接觸手機及遊戲機會變多。

 

職能治療師陳怡潔說,孩子為達成目標,想對他人炫耀「我很厲害」,可能衍生遊戲成癮,臨床上遇過成癮個案是,有孩子成績、同儕關係不佳,在遊戲上尋求成就感,一開始是家長發現,常常偷帶遊戲機,或上課偷玩,老師警告都沒用,花1年左右求助身心科,才讓孩子遠離成癮狀況。

 

陳怡潔提醒,若家長發現孩子有疑似成癮症狀,別強勢要求不可以玩、不可浪費錢等,應開放溝通,試著和孩子約定玩的時間,並討論零用錢如何規畫使用。

 

家長蔡小姐表示,出門前會和小孩約法三章,談定最多可以玩幾次,通常會給一個小零錢包,總共90元可玩3次。

 

帶著女兒玩機台的李爸爸表示,很多家長會陪孩子一起玩,他會限定一個月預算不超過1千元,「大人也不能太著迷」。

 

相關文章

何謂網路沉迷?
何謂網路沉迷?

網路與3C科技產品越來越普及與盛行,已經是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其中我們可以搜尋資料、與他人互動、觀賞影片、購物休閒等,人們在真實世界的行為與網路上的行為緊密交織,難以區分。雖然網路為我們帶來許多便利,但是如果縱情恣意地沉迷在各類科技與網路形塑的世界裡,真的就沒有任何後顧之憂嗎?

從腦科學探討網路沉迷
從腦科學探討網路沉迷

根據教育部106年調查顯示,國小四年級到六年級學童,網路成癮高危險群(需要找專業心理師、精神科醫師仔細再確認),佔20.40%;國中生網路成癮高危險群,佔23.70%;高中職生網路成癮高危險群,佔32.30%。從數據顯示,目前國小四年級到高中職,約2成左右的學生為網路成癮高危險群,也就是說每5個國高中小學生,就有1個可能會發展成網路成癮。網路世界到底有多大的魔力,讓學生不由自主的沉溺在網路的世界中呢?高雄小港醫院精神科柯志鴻醫生,從人腦的結構與反應解釋網路成癮發生的原因。

相關影片

如果短影音是…
如果短影音是…
網路時代的文明病
網路時代的文明病
眼睛守護戰士
眼睛守護戰士
別讓手遊控制你的生活
別讓手遊控制你的生活

返回網路沉迷新聞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