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帶手機上課 愛沙尼亞將AI技術導入教學現場

聯合報/R08版/好讀周報國際力
陳韻涵
2025年6月2日   人氣: 84   開始朗讀

網路安全

新聞故事:在多數歐洲國家限制學生在校園使用智慧手機之際,波羅的海小國愛沙尼亞採取截然不同的策略,不僅讓學生帶手機上課,並啟動人工智慧教育計畫「AI躍進」(AI leap),將AI技術導入教學現場,培育AI應用人才。

 

 

 

2022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測驗結果顯示,愛沙尼亞在數學與科學領域及去年新增的創意思考項目,位居歐洲之冠;閱讀方面僅次於愛爾蘭,教育成績則超越許多人口與預算比愛沙尼亞更高的歐洲國家。

 

PISA由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每3年舉辦一次,評量對象為15歲的學生,測驗涵蓋閱讀、數學和科學等領域的素養,2025年的評量結果預訂2026年公布。

 

「衛報」報導,數位化是愛沙尼亞教育成績突出的關鍵,當英國及其他國家憂慮手機影響學生學習注意力與心理健康而選擇禁用之際,愛沙尼亞教師則鼓勵學生將手機當作學習工具。

 

愛沙尼亞教育與研究部長卡拉斯(Kristina Kallas)5月下旬出席倫敦「世界教育論壇」時表示,愛沙尼亞高度接受各項新科技,願意使用數位工具和服務,教師也樂見其成。卡拉斯強調,「學生使用手機是為了學習」。她說明,多數學校依照政府指示,規範13歲以下學生如何使用手機,如下課時間不能用手機,課堂中則依教師指示,完成必須使用手機操作的作業或練習。

 

愛沙尼亞的「AI躍進」國家教育計畫,正與人工智慧公司「OpenAI」洽談授權合作,規畫於今年9月起,讓16歲和17歲的青少年免費使用AI學習工具,並計畫在2027年前,擴及5.8萬名學生與5000名教師,致力將愛沙尼亞打造成為AI教育的實驗基地。

 

愛沙尼亞的教師也將接受技術培訓,重點包括自主學習、數位倫理、教育公平與AI素養。政府官員表示,「AI躍進」計畫將讓愛沙尼亞成為「最聰明的AI應用國家之一,不只是科技密集的國家」。

 

愛沙尼亞10月將舉行地方選舉,16歲以上公民將能透過手機線上投票。卡拉斯指出,若禁止學生在課堂使用手機,卻希望他們用手機履行公民義務並參與選舉,這會讓他們非常困惑。

 

愛沙尼亞早在1997年便推出「虎躍計畫」(Tiger Leap),投入大量資源建置電腦與網路基礎設施,迅速讓全國學校上網;如今,智慧手機與AI被視為下一階段的關鍵。

 

相關文章

老師,您今天LINE/Instagram了嗎?
老師,您今天LINE/Instagram了嗎?

資訊科技的普及與快速發展,帶給我們這個資訊社會,更多元化的生活形態與視野。原本僅是一個瀏覽器名詞的Google,卻因我們高頻率的使用習慣,成為網路搜尋的同義詞,甚至成為一個動詞(劉祥亞,2010),例如我們常用「Google資料」的說法,來取代上網找資料。而近來,社群網站的盛行,也改變了人們名詞與動詞間的轉換行為,「你今天LINE/Instagram了嗎?」像是每天的問候語,交錯於實體與社會的人際互動。在教室裡,聊不完的話題,回家在LINE上繼續;到餐廳吃飯、去旅遊,甚至看個牙醫,也要打卡、拍照

安全上網守則  網路資訊停看聽
安全上網守則 網路資訊停看聽

數位科技的發展,網際網路的普及,帶給現代人豐富且多元的生活型態。尤其近年來,社群網站與社交軟體的興起,提供人們更多可以分享生活、情感連結的交流空間。透過社交平台,人們可與朋友即時、多元地溝通互動、達到情感支持,增進人際關係;透過社交平台,商家可成立粉絲專頁,利用按讚、打卡的行銷策略,提高店家的能見度;透過社交平台,教師可成立班級社團,張貼班級公告,或與學生、家長互動交流。

相關影片

氣噗噗大挑戰
氣噗噗大挑戰
如果短影音是…
如果短影音是…
另一個我
另一個我
有圖有真相?
有圖有真相?

返回網路安全新聞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