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虛擬人物性影像 未來兒少條例不管

聯合報/A6版/生活
記者蔡晉宇、林琮恩、歐陽良盈╱台北報導
2024年4月12日   人氣: 3453   開始朗讀

法律與著作權

衛福部保護司、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今年研擬納管二次元兒少性影像,引發關注動漫文化的網友及創作者質疑。民進黨立委蔡易餘昨舉行協調會,最終決議未來兒少性剝削條例僅管理兒少性影像、真人所繪製的色情圖畫、AI生成的擬真色情圖畫等三種情況,不再限制虛擬人物。衛福部保護司指出,未來iWin等執行單位均須遵守。

 

昨會議包括衛福部、法務部及動漫遊戲(ACG)相關代表均參與。蔡易餘指出,最終達成四項共識,包括針對兒少性影像、以真人所繪製的色情圖畫、AI生成的擬真色情圖畫,依兒少性剝削條例規定處理;動漫如有內容含暴力、性虐待或人獸性交等無藝術性、醫學性或教育性價值,依刑法處理。

 

至於針對兒少不宜觀看者,依兒少法,請平台業者補正相關防護措施,而ACG相關代表協會應正式函文衛福部,對會中形成共識部分為法令解釋。

 

衛福部次長李麗芬表示,將盡快函釋告知中央各部會、地方政府與涉相關議題的公學會及民團,了解兒少虛擬性影像規範範圍。至於各界希望iWin、衛福部訂出虛擬兒少性影像下架指引,保護司副司長郭采榕說,函釋法規位階高,發布後相關指引不得牴觸,iWin是否擬定操作手冊,衛福部尊重iWin作法。

 

相關文章

妨害電腦使用罪
妨害電腦使用罪

為因應網路日益普遍後所帶來的各種破壞電腦等犯罪問題,我國刑法於2004年6月25日新增刑法第三十六章妨害電腦使用罪,用以規範上述各種類型的網路犯罪。

網際網路相關法規及條文
網際網路相關法規及條文

利用網路散佈妨害他人名譽之言論。依據我國刑法規定,故意以文字、言語或圖畫方式,將毀損他人名譽之事散布於眾,即可能觸犯第二十七章所規範之妨害名譽及信用罪。換言之,參與網路世界各種活動的網友們,看不見對方的長相,只有代號而不知道真實姓名,但是網路世界仍屬公眾場所,張貼在留言板或討論區的言論,無論是以文字或圖畫呈現,該言論仍可被不特定的網友閱讀,因此,仍適用現實社會中的法律。

相關影片

氣噗噗大挑戰
氣噗噗大挑戰
如果短影音是…
如果短影音是…
另一個我
另一個我
有圖有真相?
有圖有真相?

返回法律與著作權新聞列表

頁首